本书从地理风情、葫芦作物、葫芦盛器、葫芦乐器、装饰艺术、神话传说等方面,对波利尼西亚地区的葫芦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是迄今一部关于波利尼西亚地区葫芦文化的学术专著,亦是目前波利尼西亚地区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
作为一名以园艺植物考察采集为主要任务的职业博物学家,从1911年至1956年约45年的时间内,他在中国西南及毗邻的缅北和阿萨姆地区进行了22次植物考察采集活动。本书在梳理金敦·沃德一生的植物考察基础上,以他1911年、1913~1914年以及1921~1922年三次考察为中心,整理他对三江并流地区的生态环
本书从樟子松苗木强化入手,详细介绍了樟子松高效外生菌根菌的筛选、外生菌根菌对樟子松的接种效应、褐环乳牛肝菌与绿木霉对樟子松最佳接种方式筛选、“樟子松褐环乳牛肝菌绿木霉”体系的性能评价、复合接种褐环乳牛肝菌与绿木霉对樟子松根际微生态的影响、共培养条件下绿木霉对褐环乳牛肝菌产酶的诱导效应,以及大田应用等内容,初步探索出
本书共9章,包括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多糖、皂苷、花青素与原花色素、膳食纤维、生物碱、不同植物来源生理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等,对每一类活性物质从结构及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了论述。
本书对东林校园内包括林场实地拍摄的照片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精选,对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共收录了校园内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51科,总计160种植物,对校园植物的科属、拉丁学名、识别特征等进行了阐述。本书在介绍校园内的植物时,对每一种植物的识别特征进行了插图说明,将图片与识别特征描述相融合,在图片的选
这是一本引导孩子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的实践绘本。本书从树木的基本结构讲起,介绍了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的基本结构和重要作用,并从历史、传说、故事等角度,用俏皮的语言讲述了12种常见树木的奇闻妙事,还根据不同树木的特点,详细介绍了23种小游戏。带领孩子学习树木的自然知识,了解树木的生命秘密,发现人类文明发展的痕迹;引导孩子
《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集(第4卷)双子叶植物纲(3)》中的采集人根据《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傅立国,1993)书写,采集地根据《中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名索引》(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1995)书写。本套书是一部研究与鉴定中国植物的重要著作,可供国内外植物分类学者及有关植物学科研、教
本套书是一部研究与鉴定中国植物的重要著作,可供国内外植物分类学者及有关植物学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人员参考。《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中国维管束植物模式标本集(第5卷)双子叶植物纲(4)》包括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和鼠李科的模式标本,共537份,含170份主模式、174份等模式、1份后选模式、5份等后选模式、60份合
植物生理研究技术是植物生产类学员的基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植物生理实验原理,包括植物生理实验材料的采集保存和室内培养、植物细胞及其组分的研究、水分生理的研究方法、植物个体与群体的研究方法、植物生长物质等的研究方法原理。下篇则具体列举了五十余个常见植物生理实验的测定技术以及综合性实验,包括细胞生理实验、水分生
本书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苔类植物、藓类植物、常绿针叶林植物、落叶阔叶林植物、温带草原植物、灌木植物、沙漠植物、热带雨林植物、山地植物、海洋植物中,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介绍。本书采用水彩画风,讲解简单生动,内容真实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