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带你突破认知框架、转化信念、拥抱多元,发现世界背后更大的真相与无限丰盛的资源,敞开并拥抱所有你想拥有的,重返一直寻找的家园。书后附有每日练习,帮助你从匮乏、恐惧的人生,转换到喜悦、丰盛的版本,在崭新的世界游乐场中,热情大胆的创造、自由自在的探索,治愈我的,也将治愈你。
仅因自己的存在而感谢自己、爱自己
你是否仅以你的存在而爱自己呢?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因你的存在而爱自己。
你最深的本质是无限的存在,在你的头脑认知之外,在你所有限制之外,在你的内心最深处。头脑的认知是基于限制性的时空维度形成的,而感受会触及更深的地方。当你只认同头脑是你,限制就会使你无法相信自己对无限的感知。久而久之,你就忽视了自己对最深本质的感受。
一朵花无论盛开还是凋谢,都是一朵花,不骄傲也不自卑。当视自己的所谓缺点、伤痛为自然的存在时,你才会开始爱自己。只有当你把这些缺点、伤痛评价为负面时,它们才会伤害到你。接纳你的所谓不完美,对它们说“是”,你的眼前就展开了新的旅途。我们通常喜欢展示自己被别人欣赏的部分,习惯掩饰自认为不太光鲜的部分。如果一个人可以带着接纳来展现他那“并不一定被别人赞赏”的一面,那么无疑他是勇敢的。
你值得仅以自己的存在而感谢自己,你值得仅以自己的存在而爱自己,你值得自己的认可和祝福。当不依赖外界的评价,不依赖他人的肯定,你就放下了依赖所带来的恐惧。同时,你也对自己的幸福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一旦专注于自己内在的宁静,你就自然散发着爱的频率,就像流星贡献了夜晚的神秘,就像枯荷贡献了雨落的声音。
我祝福你可以宽恕所有的过往,接纳所有的发生。我祝福你可以真正爱自己,不是因为你有钱、有名而爱自己,不是因为你被赞赏、被认可而爱自己,不是因为有人爱你而爱自己,而是你仅仅因自己的存在而爱自己。
你说,感觉和他的关系走到尽头,似乎爱已经枯竭了
你说,感觉和他的关系走到尽头了。你感到绝望,似乎爱已经枯竭了。你期待某一天醒来,你们的关系能长出一些新叶。但是,没有新叶。风一吹,那些青黄相间、幸存未落的叶子,也随风而去了。
你感到绝望,你感到你的爱、生命力也被埋葬在这段关系中,看不到未来。
我们都会陷入关系的困境中,从两个人眼中都闪着纯真的光亮到相互间都觉得对方糟透了,觉得自己也不够好;从两个人都满心欢喜地想要把自己最好的给予对方,到感觉对方给不了自己想要的,或者认为对方拥有我们想要的,但不给我们,而自己也在“得不到”的感觉中,再无力给予。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从简单相爱到满怀期待,又从满怀期待到期待落空的过程。我们期待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呢?我们期待从这段关系中获得什么呢?
大多数的失望,来自你预设对方可以做到你想要的,但他没做到;你预设对方拥有你想得到的,但他没给你。你期待的不一定是物质或财富,也可能是被欣赏、有安全感,还有可能是快乐、幸福、圆满等。
在关系中,一旦你认为对方手里掌握着一些你需要的东西,但他没有给你,你就很难真正爱他。这个“对方”,也许是你的爱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也许是你所在的组织。无论是谁,都是如此。
当关系进入到这个环节,往往你关注的焦点不是自己对对方的爱,而是你期待的满足——填补你的某种匮乏。在这一刻,你“爱”的是什么呢?是对方可能会带给你的那些古老匮乏感的满足,而并非对方那个人。
当然,我们通常很难把二者分开来看,但如果你想真正转化痛苦,就需要觉察那些细微的不同。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带着接纳仔细地看着发生的一切。毕竟,批判一个人——找个人为你的痛苦负责——是容易的,但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为你一生的幸福负责。
看一看这段关系,检视一下让你难过的部分,是集中于你付出爱的部分,还是期待回报的部分?对于很多人来说,付出和期待回报是瞬间发生的,细微得难以分割。这就需要更精密地把这两者区分开来。
有时候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或是抗拒这一点,大多是因为我们还困于情绪或评判中,比如委屈、愤怒或“你就是个……”等。那么,我们需要先处理和释放这些情绪。当内心感到清晰和空明时,我们可以做任何选择,而无论怎么选择,都不会搅动自己那颗清晰而平和的心。
但如果陷入情绪中,大多数人只能等待事情有所转变,才能感到暂时的舒适。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就像被事件和情绪的巨手抓住,挣扎得再用力也是被动和徒劳的。通常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压抑、释放和宣泄——不会让自己获得持续的清晰和放松,在这一阶段所看到的选择和可能性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先做正确的情绪释放,找回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