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戏由盛而衰,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引起中国民俗学学者们的注意,开始被关注、研究。学者们最初把影戏作为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后逐步转向在文化语境中研究影戏的民俗性,强调田野调查,强调在田野中观察影戏与民俗生活,影戏表演的情境,强调影戏表演的人际互动,影戏表演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等。
中国皮影戏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另一种说法是兴起于宋代,这是缘于有关皮影戏的文字记载大多来自宋代,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两种说法差距上千年,究其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对戏曲有偏见,故历朝的艺文史志不记载。清朝乾隆时期的《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就开宗明义地说:“南北曲非文章之正轨,故不录其词。”而影戏属于民间小戏、神戏,历来不为正统文人史官重视,鲜有记载。因而影戏像找不到作者的民歌一样,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
中国影戏由盛而衰,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引起中国民俗学学者们的注意,开始被关注、研究。学者们最初把影戏作为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后逐步转向在文化语境中研究影戏的民俗性,强调田野调查,强调在田野中观察影戏与民俗生活,影戏表演的情境,强调影戏表演的人际互动,影戏表演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等。
到了21世纪,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保护抢救的范畴,大部分影戏进入了博物馆,少量的影戏活跃于旅游景点,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给游客。这时的影戏表演作为民俗事象的文化语境已不存在了。如今,电影、电视、互联网,3D动漫、VR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技术,让我们沉浸在现代高科技的超现实环境中。那些躺在博物馆里的皮影对现代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意义又何在呢?
目前,国内多家皮影博物馆,特别是中国(成都)皮影博物馆的建立,其馆藏近20万件的全国不同流派的皮影,为当代皮影研究开启了步入新时代的大门,使皮影研究得以由原来的田野调查时代,进入到博物馆的研究时代。今天,我们借助博物馆大量的馆藏,可以同时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戏班的皮影;可以近距离地对各时期、各地域的皮影进行观察和比较,这使我们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研究期望变为可能。
罗兰秋,四川成都人,1962年9月生。
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成都体育学院教学名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出版著作10部:专著《文化:让广告疯狂》《成都大皮影的文化记忆》,主编《巴蜀历史与文化》《体育广告教程》,参编《千年回首话四川》等;撰写文化传播论文30余篇,其中《巴蜀历史与文化》获200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注于成都大皮影的文化传播研究,为此主持文化部、四川省、成都市哲社等艺术类科研项目多项;专著《成都大皮影的文化记忆》2012年获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绪论 中国影戏文化及流派
第一节 中国影戏自成一统
第二节 影戏是民族文化自觉的艺术形式
第三节 成都皮影与中国影戏流派
第一章 晚清成都影戏产生的历史环境
第一节 晚清成都经济的繁荣与民俗活动
第二节 晚清成都的移民会馆
第三节 晚清成都川剧的兴盛
第二章 成都影戏兴盛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成都皮影的来源
第二节 成都皮影: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
第三节 融合、集成创新成都皮影的核心人群:川剧玩友
第三章 晚清的成都影戏
第一节 成都影戏与川剧
第二节 成都影戏的影卷
第三节 成都皮影的制作
第四章 晚清成都影戏的传播
第一节 晚清以降成都市民的“戏剧”生活
第二节 成都影戏的“味道”文化
第三节 从灯影话语看成都影戏的表演
第四节 成都影戏的消费场所
第五章 晚清的外国“影”与中国“戏”
第一节 “影”的盛况与“戏”的衰落
第二节 电影出现后国人的反思
第三节 进入博物馆的成都皮影
第四节 成都皮影与德国学者的影戏研究
结语 湮没在历史记忆中的成都皮影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