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社会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保护的热情,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成为中国文化界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内涵不知所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人们普遍对它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支持或主动参与保护工作,说明人们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已经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传统社会生存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1世纪初,社会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保护的热情,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成为中国文化界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从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内涵不知所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人们普遍对它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支持或主动参与保护工作,说明人们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已经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传统社会生存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时代性的课题应当怎样正确解答,人们的答案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根源,主要是源自推动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单纯的经济资源,在保护的名义下扭曲其本质特性过度开发,如把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歌舞改变为肤浅时尚的刻板表演服务于旅游场所,或把传统手工技艺视作不具经济潜力的项目而任其式微,等等。近年来,我们还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在城市特别是农村建设中,以新的建筑或新的环境形态将承载某个特定区域人们世代相传文化技艺的物质载体(如某些文化空间)彻底改变。这种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情况,已经并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伤害。我们应该正视并改变这种现象。
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确的保护不是使它凝固和停止发展。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保证其按照自身内在规律去自然衍变,在自然的衍变中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相并行,我们既不要人为地去中断它自然衍变的进程,也不要人为地去使它突变。我想,这应是保护工作最根本的意义,也是保护工作最艰难、最核心的用力点。SQS-2016-0119——bk0026.jpg
王文章,男,1951年3月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副部长,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曾发表60余万字艺术理论、评论文章,主编《中国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
陈晓萍,女,汉族,1977年生于福建永春。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修油画,获学士学位,2003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研究员,攻读中国美术史方向研究生,200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已在《美术》、《美术观察》、《装饰》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民间木偶》、《民间布艺》、《民间花灯》,其中《民间布艺》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课题研究工作,另有多幅油画、国画作品参加省级展览并获奖。现任教于泉州师范学院美术系。
总序
口述人徐竹初简介
大文豪郭沫若题词称赞他的作品“木偶头神情逼真生动”,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赞扬他的作品“精雕细刻、入木三分”,著名美术理论家王朝闻著文评价说:“看了徐竹初的作品,能普遍引起华夏子孙的自豪感。”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称赞他的作品“栩栩如生”,著名戏剧大师翁偶虹题诗赞道:“傀儡登场假胜真,镂雕妙技巧通神。凭君地母天公手,展现千姿百态人。
第一章 徐竹初谈漳州木偶的历史
中秋节、五月节、端午节、土地公生日等这些节日都要演木偶戏。“土地公”这天一定要演戏,据说这样可以给全村的人带来好运气。整个村庄所有角落都保佑到,因为土地公管着村里所有地方。我们漳州有一个特定的风俗是在端午节的时候拜(祭拜)“水仙王”,据说水仙化身为人,就是“水仙王”,在漳州是很受人尊敬的,所以要演木偶戏,让木偶替人们来答谢他。
一、历史篇:漳州木偶历史回溯
二、风俗篇:漳州的风俗养育了漳州木偶
三、意义篇:漳州木偶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章 徐竹初的木偶雕刻艺术生涯
我正式学木偶雕刻大概是十三四岁,主要是利用暑假和业余时间。起先我是怎么学的呢?我主要是帮忙,有的戏班拿了旧的木偶过来修理,我就帮忙打底、修光。学雕刻先从刻一些手脚开始,还有,有时候我父亲刻完一半,我就帮他修整,有时帮他油漆,反正当他的助手就是了,就这样子慢慢学了起来。
一、家族篇:家传七代有绝活
二、童年篇:与弘一法师结缘
三、求学篇:少年勤学崭露头角
四、工作篇:勤奋不辍终成大师
五、家庭篇1:家人对我事业默默的支持
六、家庭篇2:家人朋友眼中的徐竹初
第三章 徐竹初谈木偶雕刻艺术创作
木偶雕刻讲究的第一点是要有神气,形要有神气,演员演起来才比较好演、比较顺手。同样一个木偶,有的演起来没有神气,好像打瞌睡一样,没劲!我很注重这方面的,所以他们说我刻的木偶演起来有劲、好使。木偶的形象塑造要结合人物的表情,因为咱们木偶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动态主要是通过表演来刻画的,静态的主要是通过雕刻,所以我们塑造要能够抓住喜怒哀乐啊各种表情当中的一瞬间。
一、技艺篇:传统木偶的制作过程
二、影响篇: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
三、传承篇:传统木偶技艺传承之路
四、创新篇:木偶雕刻要抓住典型性格
第四章 徐竹初谈他的事业和对未来的展望
我的艺术馆是综合性的艺术馆,一个是作为我的工作室,平常我雕刻东西都在这里;一个是让人们参观木偶的地方,我的许多代表作品都放在这里,客人来了可以看,喜欢雕刻的还可以拿起来玩几下;还有一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木偶、小孩的玩具;客人还可以观看我们的木偶表演。我这里主要是表演布袋戏,就是尪仔戏。
一、交流篇:他们称我为“活的文物
二、艺术馆篇:我的艺术馆是综合性的艺术馆
三、展望篇1:我现在靠做玩具来养活木偶雕刻
四、展望篇2:希望能把我的木偶艺术馆搞起来
徐竹初年表
后记
关于我的家族,我就讲我知道的吧,有的是听我父亲(徐年松)讲的,还有是听我叔公讲的。我的祖先,有墓碑可以查到的,到我是第六代,我属于第六代传人。我知道第一代叫做徐梓青,估计他的年龄,应该是在清朝嘉庆年间,已经有三百来年。有什么证据呢?原来有墓碑记载,我父亲原来有见过,后来再带我去找的时候,已经清为平地了,被开发走了。地点在浦南附近,那一带村落都是姓徐的。再下来就是徐和,徐骆驼是第三代,第四代是我叔公,我叔公叫做徐启章(1890-1964),启示的启,文章的章。我们家族都是做木偶雕刻的,最早的店号是“成成是”,这是我祖爷爷徐梓青开的店铺。一直到我叔公(父亲的叔叔),一直都开着木偶店。我叔公的店号是“自然”,他主要是做一些木偶,还兼做一些泥偶。再下去就是我父亲,他独立了一个门号叫“天然”,也是前面开店,后面生产,连在一起。
我父亲过去家庭也是很困难,很苦。据我的父亲说,我爷爷出来谋生,靠手艺吃饭,还要兼给人家看病,是个土医生。我父亲跟着他“递一把”(做帮手),后来又转行干过很多别的行当。所以跟着爷爷,父亲学了很多手艺,包括打胚、做鞋子,他都学过。我爷爷死的时候,我父亲当时还很年轻,才1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