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和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发表诸多成果,人民网、新华网做了集中报道。人民网还摘编会议论文专门做了专题栏目,引起一定社会反响。《中国对日外交战略思想与实践》为研讨会论文拔粹,深入研究了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思想,学习阐释了以习近平
本书系精选作者在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等研究领域的14篇重要论文编纂而成。其中有对欧洲一体化以及中欧关系的梳理和深思,有对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变化的体察和把握,也有对国际关系实践理论的探究,致力于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实践的有机融合和创新。从欧洲安全到中国外交,世界与中国,起点与终点,书中凝结了朱立群教授一生的工作和生活轨迹
本书以冷战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四种类型的治理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动因、机制和类型,并对未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实践提供学理支撑与政策参考。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外交实践,本书试图弥补这一领域的不足,推动西方治理向全球共同治理转变,并对比分析中美参与中东
《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收入佩里·安德森教授应北京大学之邀,在“大学堂**学者讲学计划”中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与讨论。全书围绕国际体系中的霸权机制以及反抗运动而展开,涉及霸权的观念、大国协调机制、国际主义、国际法、对新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反抗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本书,佩里·安德森不仅系统梳理了自己的重要理
公共外交理念的提升将主权国家建立以来长期聚焦于官方互动的外交,重新放回倒数和会层面和个体层面进行考量。伴随着世界诸大国争相开展公共外交,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思考公共外交的主题培养、公共建构、策略选择等也成为各国公共外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以来,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果,
国际权*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自然事实。它是一项政治建构,由各国本身的行为所产生。主导国的权力要具有性(而不是简单的强制性),就必须得到跟从国的认可。而跟从国对的认可和接受,一方面源自于跟从国在这一关系中获得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不会被滥用的可靠保证。当然,相较于国内政治而言,国际显得脆弱而单薄。主导国与跟从国之间的一般低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了全球主要跨界水合作基本情况,研究了跨界水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机制及其演化过程,分析了全球跨界水合作特点,结合跨界水国际合作实践,展望了跨界水国际合作发展趋势。书中对欧洲、亚洲、非洲及南北美洲的主要跨界水合作欧洲的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奈斯托斯河、马里查河,亚洲的澜沧江湄公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和
《中东问题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自创刊以来,已在我社连续出版5期,自本辑起(即2017年第2期)更名为《中东研究》,本辑共收入13篇文章,围绕中东社会史、当代中东政治、埃及史研究展开论述。
本报告是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年度连续出版物,已经连续出版两年。本报告主旨明确,主要围绕2015~2016年中国周边区域经济合作、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合作两大主题展开分析和预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报告作者皆为该领域知名学者,论述严谨,分析透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国际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撰的英文半年集刊。陶坚主编的《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1辑)(英文版)》为2018年第1期,共收录了9篇文章,主要偏重国际安全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