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作品集-古希腊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号冷红生、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1882年中举。1899年,与友人王寿昌合译《茶花女遗事》,从此开始文学翻译生涯。戊戌变法前,已接受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誓为清室遗老,思想趋于保守。他最早反对宋诗派,反对寄人篱下,“不遂己志,自为己诗”。工画,工占文。1912年《平报》创刊,开辟“铁笛亭琐记”、“践卓翁短篇小说”、“讽喻白话诗”等专栏,并任编辑,从此自著小说。新文化运动爆发后,著文反对,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两篇,对新文化运动有影射、攻击之意。著有《金陵秋》、《是庐漫录》4卷、《合浦珠传奇》、《民庐诗存》、《春觉斋论文》等。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传入中国,始于明代晚期。初仅有译其片断并加徵引的,晚清始有全译本,即林纾与严复的子侄严培南、严璩的合译本。在此之前,单行的译本,尚有三种,即《况义》、《意拾喻言》及《海国妙喻》。这四个本子,是白话译本之前的古译,在中国译学史上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林译本,其译笔之妙,味道之足,较之白话译本,远为佳胜。鉴于这四种古译,今日已较难寻觅,故庄际虹特汇次为一编《伊索寓言古译四种合刊》,施以新式标点,简体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