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者不朽:论陈师曾与清末民初画坛的文化保守主义》在充分运用史料和借鉴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从陈师曾艺术思想、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构成背景即陈师曾所处的时代环境、人文环境入手,通过对清末民初社会文化思潮、清末民初的画坛、陈师曾的家学渊源、陈师曾所受日本影响等方面具体、深入的分析论述,梳理出陈师曾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形成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了陈师曾文化保守主义的艺术理论体系、艺术创作实践、艺术社会活动以及与同时代激进与保守的文化名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阐明陈师曾作为民初画坛文化保守主义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在近代美术转型中所起的作用。
胡健,现任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3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攻读西方博物馆与西方文化方向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与考古系攻读中国艺术史方向研究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9年,就职于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从事大型中国文物出国展览的策展和翻译工作。2001年调入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从事艺术品收藏、开发和艺术史研究等方面工作,在《中原文物》《美术与观察》《故宫月刊》《文物天地》《文物世界》《中国文物报》等学术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题胡健《朽者不朽》
导言
上篇 陈师曾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及人文环境
第一章 清末民初社会文化思潮
一、“变器为道”与“中体西用”
二、“温故知新”与“推陈出新”
三、“精神”的科学与“物质”的科学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画坛
一、金石画风的兴起
二、近代商业文化对画坛的影响
三、南风北渐下的北京画坛
四、西学东渐下的中西绘画之争
第三章 陈师曾的家学渊源
一、义宁陈氏
二、南通范氏
三、文化贵族之家的人文脉络
四、陈师曾的家学印记
第四章 陈师曾所受“日本影响”
一、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知识分子
二、陈师曾绘画理论与创作中的“日本影响”
下篇 陈师曾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陈师曾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
一、陈师曾主要美术理论解读
二、文化保守主义的精神灵魂——《文入画之价值》
三、近代中国绘画史的鼻祖——《中国绘画史》
四、陈师曾美术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学术特征
第六章 “以日新全其旧”——陈师曾保守的革新实践
一、“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陈师曾对传统绘画的传承
二、“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陈师曾对传统绘画的创新
三、以本国绘画为主体的舍短采长
第七章 陈师曾文化保守主义的美术活动
一、陈师曾与民初的美术团体
二、陈师曾与齐白石
第八章 陈师曾与同时代的文化名流
一、陈师曾与画坛传统派领袖
二、陈师曾与新文化运动领袖
结语
参考文献举要
陈师曾年表简编
图片索引
后记
《借山图卷》为何能得到陈师曾如此的青睐?
清末民初,山水画大致有四王派、黄山派、院体派,都是以古人为宗,以摹仿前人的作品为主要依据,在前人的山水图式里变化出一点自己的面貌,当然这其中可能也有一些他们自己的生活感受,但不是作为创作的主要来源。它们的趣味,不论是古雅、枯寒或幽淡,都缺乏时代气息和新鲜意境。而齐白石《借山图卷》里的山水主要是根据自己在远游途中的写生稿重新整理创作的,多画他自己经历过的景色,具有自己强烈而新鲜的生活感受。在图式上,它所表现的山水形象非常简洁、精炼,是对现实山水景象的高度概括。这些山水,以平远为主,虽结景极简,但笔力凝重,着色鲜艳而单纯。画面上常常只出现一两处突出的山峰、树石或岸边桥屋,并且刻画也极为简约。但简练、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而是平中贮奇,在简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动,凸显了画面形象的视觉力量。如《借山图卷》之四《洞庭君山》,描绘的是洞庭日出的景象,中景只有水中露出的一处孤山,大面积空白为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水纹。远处是一抹淡墨中露出的一点红日。虽然没有更多地描绘出洞庭群山的具体景象,但画中极为单纯简练的形象却勾画出了此处山水的主要特征。近处一叶孤舟,飘飘荡荡,使得寂静的画面有了几分生气。整幅作品简约至极,虽然只有三个层次、三种颜色、三种浓淡干湿的变化,却使画面的意境浩渺空旷,给人以天地悠悠之感。这幅画从构图到表现形式显然与清初四王以来所形成的主流山水画大相径庭。从上述陈师曾给《借山图卷》的题诗看,在他眼里,《借山图卷》“如篆文”般古朴,印“工”画“拙”,各有妙处。他特别引用了“退之讥右军”的典故,来说明世人对齐画的不理解是他们不识画,就像世人对书法都喜欢的“姿媚”的面貌一样。退之,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字,右军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