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根据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总结同类教材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化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汲取了我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新成果,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而编著的具有理论和应用特色的化学教师教育课程教材?《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分为五篇共十一章:绪论篇为第一章导论;理论篇包括第二章当代化学课程,第三章化学学习论,第四章化学教学中的科学逻辑方法;教师篇包括第五章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第六章化学教育研究;技能篇包括第七章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第八章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篇包括第九章化学教学设计,第十章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第十一章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习与教授的统一?严肃与通俗的统一原贝'J,为化学师范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为中学化学教师与化学教学的教育教材书?
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概述 3
第二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与目标 3
一、课程性质 5
二、价值体现 6
三、学科特点 6
四、课程目标 7
第三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 9
一、萌芽期(1865~1931年) 9
二、形成期(1932~1948年) 10
三、学习期(1949~1956年) 10
四、稳定期(1957~1977年) 11
五、发展期(1978年至今) 11
第四节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19
一、重视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学习 19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9
三、学会分析教学案例 20
四、学会进行化学教育研究 20
理论篇
第二章 当代化学课程 25
第一节 当代化学课程观 25
一、化学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5
二、两大课程观的分歧和融合 26
第二节 几种新课程模式 27
一、STS 27
二、综合理科 30
三、网络课程 31
第三节 我国现行化学课程标准 32
一、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2
二、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34
三、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39
第四节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建议 41
一、贴近生活实际,整体安排教学 41
二、重视科学探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42
三、切实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43
四、明确课程目标,把握教学难度 43
第五节 高中化学教科书编写特点 43
一、全面落实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3
二、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 44
三、为科学探究创设良好情境素材 44
四、加强化学与科学、社会的密切联系 44
五、设置丰富栏目,体现教材实用性 44
六、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45
第六节 化学课程评价 48
一、化学课程评价的取向 48
二、化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49
第七节 国外化学课程的改革 50
一、美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50
二、英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50
三、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探析 51
第三章 化学学习论 54
第一节 化学学习的基本理论 54
一、我国化学学习的基本理论 54
二、近现代学习理论与化学学习 58
三、国外的学习理论与化学学习 68
第二节 化学学习的分类 83
一、学习的类型 83
二、化学学习的类型 83
第三节 化学学习的迁移 86
一、学习迁移的界定及其分类 86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88
三、学习迁移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地位 89
四、迁移的基本过程 89
五、影响迁移的基本因素 90
六、教学中如何促进迁移 91
第四节 化学学习方式 91
一、探究学习 91
二、自主学习 93
三、合作学习 94
第五节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96
一、化学学习策略概述 96
二、事实性知识学习策略 97
三、理论性知识学习策略 99
四、技能性知识学习策略 100
五、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103
六、化学问题解决策略 105
第四章 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110
第一节 比较 111
一、比较的定义 111
二、比较的种类 111
三、比较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几种作用形式 112
四、比较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实例 112
五、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途径、方法和注意事项 113
第二节 分类法与类比法 114
一、分类法 114
二、类比法 116
第三节 归纳法与演绎法 118
一、归纳法 118
二、演绎法 121
第四节 分析与综合 124
一、分析 124
二、综合 126
三、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127
第五节 假说 127
一、假说的含义及特征 127
二、假说的类型及发展 128
三、假说的结构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29
四、运用假说进行化学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130
第六节 认识论 131
一、认识论的定义 131
二、认识论的基本结构 131
三、认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32
四、采用“科学逻辑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过程 133
第七节 抽象与具体 133
一、抽象与具体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33
二、从具体到抽象的化学教学 134
三、从抽象到具体的化学教学 134
四、抽象与具体的相互转化在新课改中的应用 135
教师篇
第五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41
第一节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概述 141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42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142
三、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45
第二节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48
一、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先进的教育理念 148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崇高的教育理想 151
三、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教育教学研究 152
四'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力——教学反思 152
第三节 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154
一、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特点 154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工作内容及误区 155
三、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新形式 157
第六章 化学教育研究 163
第一节 化学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64
一、确定课题 165
二、査阅文献 165
三、确定研究对象 167
四、确定研究方法 167
五、制订研究计划 167
六、实施研究计划 167
七、整理结果,得出结论 168
八、撰写研究报告 168
第二节 化学教师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 169
一、教育行动研究 169
二、化学教育调査研究 171
三、化学教育实验研究 173
第三节 校本教研 174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174
二、校本教研的特点 175
三、校本教研的实践方式 175
四、怎么做校本教学研究 176
技能篇
第七章 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 181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 182
一、化学教师的智能结构 182
二、什么是微格教学 182
三、微格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182
四、微格教学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183
第二节 教学语言技能 185
一、什么是教学语言技能 185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 185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要点 186
四、教学语言技能评价 186
第三节 导入技能 187
一、什么是导人技能 187
二、导人技能的构成要素 187
三、导人技能的类型 188
四、导人技能的应用要点 190
五、导人技能的要求 190
六、导人技能评价 191
第四节 变化技能 191
一、什么是变化技能 191
二、变化技能的类型 192
三、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 193
四、变化技能的应用要点与要求 194
五、变化技能评价 194
第五节 提问技能 195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 195
二、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 195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 196
四、提问技能的应用要点 197
五、提问技能的评价 197
第六节 演示技能 198
一、什么是演示技能 198
二、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 198
三、演示技能的类型 199
四、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 201
五、演示技能的评价 201
第七节 板书技能 202
一、什么是板书技能 202
二、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 202
三、化学板书技能的应用要点 204
四、化学板书技能的类型 204
五、化学板书技能的评价 207
第八节 结课技能 207
一、什么是结课技能 208
二、结课技能的构成要素 208
三、结课技能的应用要点 209
四、结课技能的类型 209
五、结课技能评价 211
第九节 说课技能 212
一、什么是说课 212
二、说课的特点和作用 212
三、说课的类型 213
四、说课的内容 214
五、说课的基本原则 215
六、说课的注意事项 216
七、说课的评价 217
第十节 评课技能 218
一、什么是评课 218
二、评课的类型 218
三、评课的内容和要求 220
四、评课技能的评价 222
第八章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24
第一节 化学教育信息化概述 224
一、化学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225
二、化学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225
三、我国化学教育信息化的历程与展望 227
第二节 化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 228
一、化学教育资源的开发 228
二、化学教育资源的获取 234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简介 237
第三节 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40
一、多媒体课件概述 241
二、多媒体课件的系统设计 242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45
四、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编著工具 247
实践篇
第九章 化学教学设计 255
第一节 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 255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和层次 255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56
三、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258
第二节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 259
一、教学内容分析 259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 261
三、教学目标的制订 262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情境的设计 262
五、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 262
六、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 263
七、教学反思 263
第三节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263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63
二、化学新课程中概念、理论知识的编排特点 263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64
四、化学基本理论教学的方法 269
第四节 物质知识的教学 273
一、物质知识教学的意义 273
二、物质知识教学的一般方法 274
第五节 化学复习课教学 279
一、复习的作用 279
二、复习的类型 279
三、搞好复习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79
四、复习的实施 281
五、化学复习教学的优化 282
第十章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285
第一节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的类型 285
一、诊断性、形成性及总结性评价 286
二、个人发展参照、目标参照和常模参照评价 286
三、档案袋评价 287
四、表现性评价 288
第二节 化学考试命题 290
一、化学试题题型及编制要领 290
二、命题计划的制订 293
三、命题与组卷 295
第三节 考试分数的初步整理 296
一、统计表与统计图 296
二、考试分数的进一步整理——特征量法 298
三、相关统计 300
第四节 考试质量分析 302
一、试题的效度与信度 302
二、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304
三、化学试卷的分析 306
第十一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309
第一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309
一、中学化学实验的特点和一般要求 309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310
三、学生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312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315
实验一 酒精喷灯的使用与玻璃管的加工 315
实验二 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练习 319
实验三 氢气的制备与性质 323
实验四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 327
实验五 氯气与氢气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330
实验六 乙醛的制备与性质 333
实验七 乙醇结构式的测定 337
实验八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9
实验九 电化学实验研究——电离、电解(电解水实验的研究) 342
实验十 乙酸乙酯的合成 346
实验十一 趣味实验——氨气的喷泉实验 348
实验十二 化学投影实验研究——水平投影、垂直投影、局部投影 350
实验十三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及乙酸的电离度 353
实验十四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酸喊中和滴定 355
实验十五 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研究——氨催化氧化制硝酸 357
参考文献 361
绪论篇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I(1)了解“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体会这门课程对上好化学课的重要性?
0(2)知道“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蠓体系概述-萌芽期_形成期,3形成与发展学习期N,—稳定期发展期课程性质-价值体现-学科特点-课程目标-:价值与目标74钟方法-_重视课程理论的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教学案例-学会进行化学教育研究第一节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概述经过近70年的发展,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已经基本形成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和教学论两大部分?本书分五部分进行论述,分别是绪论篇?理论篇?教师篇?技能篇和实践篇,共十一章?具体的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第二节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与目标
什么是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要学习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首先要明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这就需要从化学和教育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从近代开始形成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社会?国计民生有着紧密关系,又与整个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科学?正如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B(SloW)所概括的“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现代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化学对农业科学?电子学?医学?药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地质学?物理学?冶金学,以及其他诸多领域都有重大的贡献?化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界里存在的物
图1-1本书内容结构
质,还包括人类创造的新物质?化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学课程的学与教的行为,如在上任何一节化学课之前,化学教师都要对这节课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等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和规划,也就是说要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的结果是教师形成化学教学方案,简称“教案”?在依据教案的基础上,师生在课堂上灵活地开展各种化学学与教的活动,并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对自身的化学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反思?
由以上论述可知: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化学课程与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科学,主要任务是研究构成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内容的各自作用及相互联系,其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图1"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学习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化学教育的价值观与目标一为什么教?为什么学?
化学教学的课程与教材——教什么?学什么?
化学教与学的理论与方法_怎样教?怎样学?
化学教学的最佳时机——什么时候教?什么时候学?
-教得如何?学得如何?-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化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学的反思与升华-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这些研究内容既涉及基础研究,又涉及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但是它们都着眼于运用教学规律来解决化学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化学教学的优化?
正如舒尔曼(Shulman)所认为的,教师必备的矢卩识应包括:学科内容矢卩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教育管理的知识,有关教育的目的?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其中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确定了本学科教学的专业特点,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学科的整合,是最能区分学科教学专家与一般教育者差异的一个知识领域?所以,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和实践是化学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知识和必备技能?
一?课程性质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依据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系统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化学教学实践活动应是化学教学论的实践基础;普通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师行为学?思维科学?教育传播学应是化学教学论的主要理论基础,而教育学原理是通过普通教学论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发挥指导作用的?从根本上说,“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教育学科?在众多的教育类学科中,“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处于什么层次?依据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是其中之一)教育学设有10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其中之一;在课程与教学论中又设有3个三级学科,分别是课程论?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如图1-3所示?
图1-3教育学门类分级示意图
要理解这一表述,应把握以下几点:从学科分类讲,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属于教育学科;从学科特点讲,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化学科学与教育科学相结合的综合交叉学科;从学科内容讲,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还是化学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缩短师范生向中学化学教师的过渡时间"这门课学习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中学化学教师队伍的师资水平?
学生甲:曾经教过我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化学课教得特别好,可(5见,不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一样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学生乙:有一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大学阶段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得非常|5好,从近几年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来看,他并未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学生丙:只要学好了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请就上述三种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和掌握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只是为将来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奠定一个基础?所以,忽视或放弃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当然不对,但也不要认为学好了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的工作?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能使师范生在“准备阶段”接受最基本的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大大缩短了“适应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任职时间?化学师范生在化学专业知识基础上学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类课程并保证教育实习等教育专业训练,培养教育兴趣?技能和教学能力,从而保证毕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毕业后通过增强自身解决和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策略,调整?更新?充实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成为优秀的化学教师打好基础?
三?学科特点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应当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专业基础矢口识上,结合教育实践逐步展开?因此,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展现出了三个基本特点:思想性强?师范性强?实践性强?
“思想性”是指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教育人?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去培养?教育人,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未来的化学教师从教育思想?教学目标?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品德习惯等各方面加以熏陶,为其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化学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对全面推进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制约和指导着化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化学新课程从矢卩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并据此构建了化学课程的总目标?虽然化学教科书在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基本达到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弓丨导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重视科学过程与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矢口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