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和自治区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成果。
《普通化学》重视化学基本理论与知识,关注“可持续发展”和“污染控制”等社会、生活热点,注重素质培养。全书共分8章。第1~4章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热化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溶液化学和电化学,同时穿插介绍了能源、污染控制及化学电源;第5~7章以物质结构理论和物质性质为主线,运用理论化学的最新研究成就介绍原子、分子、晶体的结构与特性及其与周期系的关系,并介绍了配位化学、元素化学等;第8章以仪器分析为主线,主要介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电分析化学、色谱分析法及原子发射光谱等。各章均有学习要求、知识扩展、思考题及习题,书后附有附录,还配有微课、扩展章节和习题答案等数字资源,以及全套电子书的增值服务,供读者扫码获取。
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地质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机械类专业等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教材。
张淑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层次人才。
2002.07-2020.09 桂林理工大学工作,先后任讲师、副研究员、教授等职称,兼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广西电磁化学功能物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务。教授有机波谱分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制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本科生课程;单晶结构解析、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配位化学进展、功能材料等研究生课程。
科研方向: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第1章 热化学 1
1.1 热化学 1
1.1.1 热化学基本概念 1
1.1.2 反应热及测量 3
1.2 反应热与焓 5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5
1.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6
1.2.3 反应热与焓 8
1.2.4 反应标准摩尔焓变 9
知识扩展 第一类永动机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思考题 11
习题 12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13
2.1 化学反应方向和吉布斯函数 13
2.1.1 熵与吉布斯函数 13
2.1.2 反应的自发性判断 14
2.2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 18
2.2.1 平衡常数和反应的限度 18
2.2.2 化学平衡有关计算 22
2.2.3 化学平衡移动 24
2.3 化学反应速率 27
2.3.1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28
2.3.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30
2.3.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4
知识扩展 三元催化器 40
思考题 41
习题 41
第3章 溶液化学 44
3.1 酸碱质子理论 44
3.1.1 质子酸、质子碱的定义 44
3.1.2 共轭酸碱概念 45
3.2 水的解离平衡和溶液的pH 45
3.2.1 水的解离平衡 45
3.2.2 溶液的pH 45
3.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6
3.3.1 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46
3.3.2 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47
3.3.3 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8
3.3.4 共轭酸碱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49
3.4 缓冲溶液 51
3.4.1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51
3.4.2 缓冲溶液的pH计算 52
3.4.3 缓冲溶液的配制 53
3.4.4 缓冲溶液的应用 54
3.5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54
3.5.1 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 54
3.5.2 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55
3.5.3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56
知识扩展 保护和节约水资源 59
思考题 61
习题 61
第4章 电化学及电极材料 64
4.1 电化学电池 64
4.1.1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64
4.1.2 原电池的热力学 66
4.2 电极电势 68
4.2.1 标准氢电极和甘汞电极 68
4.2.2 标准电极电势 68
4.2.3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70
4.2.4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71
4.3 电极电势的应用 72
4.3.1 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72
4.3.2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断 73
4.3.3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衡量 74
4.4 化学电源 75
4.4.1 一次电池 76
4.4.2 二次电池 76
4.4.3 贮备电池 77
4.4.4 燃料电池 78
4.5 电极材料 79
4.5.1 金属与合金电极材料 79
4.5.2 碳电极材料 80
4.5.3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80
4.5.4 陶瓷电极材料 81
知识扩展 可穿戴的新型柔性电极材料 81
思考题 82
习题 83
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 86
5.1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86
5.1.1 玻尔理论和氢原子光谱 86
5.1.2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88
5.2 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系 96
5.2.1 核外电子分布的三个原理 96
5.2.2 核外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分布式 97
5.2.3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周期性规律 98
5.3 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101
5.3.1 共价键 101
5.3.2 离子键 108
5.3.3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108
5.4 晶体结构 115
5.4.1 晶体和非晶体 115
5.4.2 晶体的基本类型 116
知识扩展 给分子做个CT检查 121
思考题 123
习题 124
第6章 配位化学 127
6.1 我国配位化学研究 127
6.2 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分类 128
6.2.1 配合物的组成 129
6.2.2 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 131
6.2.3 配合物的分类 132
6.3 配合物的构型 133
6.3.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33
6.3.2 配合物同分异构现象 135
6.3.3 几何构型的理论预测 138
6.4 配合物的磁性 139
6.4.1 配(聚)合物磁性材料分类 140
6.4.2 分子磁性材料热点研究体系 140
6.5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43
知识扩展 把MOF做成从空气中捕捉水的“神器” 146
思考题 148
习题 148
第7章 元素化学 151
7.1 s区元素 151
7.1.1 s区元素概述 152
7.1.2 s区元素的单质 152
7.1.3 s区元素的化合物 153
7.1.4 对角线规则 155
7.2 p区元素 155
7.2.1 p区元素概述 155
7.2.2 硼族元素 156
7.2.3 碳族元素 159
7.2.4 氮族元素 163
7.2.5 氧族元素 169
7.2.6 卤素 175
7.2.7 稀有气体 179
7.3 d区元素 180
7.3.1 d区元素概述 180
7.3.2 钛、钒 181
7.3.3 铬 181
7.3.4 锰 182
7.3.5 铁、钴、镍 183
7.4 ds区元素 185
7.4.1 铜族元素 185
7.4.2 锌族元素 188
知识扩展 储氢合金 189
思考题 191
习题 192
第8章 仪器分析基础 195
8.1 仪器分析概述 195
8.1.1 仪器分析的特点 195
8.1.2 仪器分析的分类 196
8.1.3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 197
8.1.4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199
8.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00
8.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200
8.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原理 200
8.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1
8.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202
8.3 红外吸收光谱法 203
8.3.1 红外吸收光谱概述 203
8.3.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205
8.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06
8.3.4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207
8.4 电分析化学 209
8.4.1 电分析化学概述 209
8.4.2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210
8.4.3 电位分析测定离子活度(浓度)的方法 212
8.4.4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213
8.5 色谱分析法 214
8.5.1 色谱分析概述 214
8.5.2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15
8.5.3 色谱分析的主要仪器 217
8.5.4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219
8.6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19
8.6.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概述 219
8.6.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20
8.6.3 原子发射光谱仪 221
8.6.4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过程 221
知识扩展 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222
思考题 223
习题 223
附录 225
附录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25
附录2 一些基本物理常数 226
附录3 标准热力学数据(p=100kPa ,T = 298.15K) 227
附录4 一些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234
附录5 一些共轭酸碱的解离常数 235
附录6 一些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f 和不稳定常数Ki 235
附录7 一些物质的溶度积Ksp(25℃) 236
附录8 标准电极电势 237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