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后蜀赵廷隐墓发掘报告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从事考古、历史、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参考。
后蜀赵廷隐墓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青龙村一组,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0.645705°、东经104.164574°,海拔505米。
2010年11月底,墓葬所在区域拟建设龙泉驿区文化产业园,为配合该项目建设,同年12月初,在上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后,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会同龙泉驿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开始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2011年6月初完成全部发掘工作,并在科学提取所有考古信息后并对墓葬进行回填保护。
墓葬出土墓志和买地券明确记载墓主人为后蜀宋王赵廷隐。赵廷隐卒于后蜀广政十三年冬,葬于广政十四年,墓葬修建年代应在公元950年左右。该墓规格较大、器物精美,共出土随葬器物100余件,包括彩绘陶俑、庭院模型、瓷器、铜器、锡器、铁器、石质文物等。
四川地区已发现的有明确纪年五代墓不足20座,且大部分盗扰严重,该墓的科学发掘丰富了本区域五代墓考古资料。赵廷隐墓结构特殊,是研究五代时期该区域建筑技术及对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材料。墓葬出土器物器型丰富、特征明显,可作为今后判断五代时期墓葬的重要参考。出土文吏俑、武士俑高大精美,对于研究五代时官服、甲胄制度意义重大。出土的伎乐俑色彩鲜艳、神态各异,手执陶质乐器,是迄今西南地区发现的最精美伎乐俑组合,且其中部分俑所着服饰有典型的外域风格,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五代女性服饰、五代音乐史宝贵材料。出土庭院功能分区明确,且墓主人像置于其间,极可能是仿墓主人生前住宅而制,可助研究五代建筑结构及建筑史。墓中出土地轴、雷公俑、鸾鸟等伸怪俑、置石真及买地券于墓中,且在棺台附近发现水银,这些现象可助于研究五代时期宗教与丧葬的关系。另外,墓中壁画是研究五代时期绘画艺术的宝贵资料。
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五代时期本区域墓葬制度、建筑、服饰等生产生活技术、音乐绘画等艺术史、区域间文化交流及宗教思想都有极高价值。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