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游记以作者三次游历庐山为线索,一步一景,带领读者依次从庐山西线、东线、南线三个章节领略庐山胜景:锦绣谷、龙首崖、天池山和响彻中外的庐山瀑布等自然风光,以及观音桥、白鹿洞书院、东林寺等人文景观。除选取了二百八十余幅精美的庐山摄影作品之外,还收录有不少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此外,还复盘了徐霞客旅游庐山时的步行线路,并以绘图展现,可谓是一大亮点。
本部是一本介绍庐山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游记。全书介绍了庐山的著名景观,诸如锦绣谷、龙首崖、天池山以及庐山瀑布等,同时记述著名的人文历史遗迹,比如观音桥、白鹿洞书院等。同时,根据史料文献,结合地形地貌,对既往秀峰瀑布、三叠泉景点名称错误进行辨析;根据自己实地游览的观察,对徐霞客游庐山的线路进行解读。本书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文字自然灵动,图文并茂,引用古诗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诠释庐山之美。
我到国内外几个地方旅
游,写了一些游记(配有
照片)。有部分游记被一
网站登载。有读者来电话
说,游记写得有意思,特
别是看到文章里讲述他也
曾经游览过的景点,颇有
亲切感;希望接着写,写
详细点,多配照片。
“接着写,写详细点。”
写哪儿好?知道我去过庐
山的同事建议我写庐山游
记。庐山,我是去过,而
且是去过两次。第一次是
1982年。那次,我们在山
上待了半个月,比较尽兴
,也记录有不少文字:但
是大部分文字不适用于游
记。照片也拍了不少。那
时照相器材落后,拍的照
片是黑白的,加之摄影技
术又差,几乎没几张照片
能用。那时拍摄的有些照
片,我自己现在看甚至都
看不明白是什么景点了。
第二次上庐山是2005年,
那次我报了旅游团。不巧
,连续几天都有雨,时时
举着伞参观,照片自然没
有拍多少;我从导游那里
拷贝了一些照片,要了一
些关于庐山的文字资料,
都是碎片式的。游览时我
只顾观赏,没有刻意收集
资料。写游记,缺少资料
,怎么下笔?
江西庐山,不是由一两
座或几座山峰组成的,而
是由90余座山峰(也有说
170余座)组成的;千米以
上的山峰有多座,最高的
是汉阳峰,海拔1474米。
整个庐山地区,总面积约
300平方公里。庐山景区,
一般分为西线、东线,以
及不大出名的南线。西线
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是
锦绣谷、石门涧、东林寺
等,东线有代表性的景区
、景点是植物园、五老峰
、叠泉等,白鹿洞书院、
庐山瀑布(李白瀑布)、
康王谷等为南线有代表性
的景区、景点。
我在庐山相识的“庐山通
”(是旅游部门的老同志,
因他对庐山地理、人文了
解甚多,我们佩服他,如
此称呼他)也动员我写庐
山游记。我们在庐山上,
曾得到他的帮助。他安排
车辆,不辞辛劳地伴我们
游览康王谷等景点,还请
我们一行人品尝庐山的“石
鸡”“石鱼”“石耳”等特产。
后来我们才知道,“庐山通”
知道我们一行人多是大学
的教授、副教授,以为我
们能写书,希望我们深入
了解庐山的地理和人文,
然后写一本介绍庐山的书
。我对他说,我们缺少资
料,若有资料可以写。他
说他可以帮我们找。我以
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
到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
庐山通”真的帮我搜集、整
理了一些资料,足见他对
庐山的热爱。我将手头所
有关于庐山的资料放在一
起,翻来翻去,总是没有
思路,下不了笔,所以写
游记一事,并没有什么进
展。后来我与“庐山通”只偶
有联系。
几年前的一天,我接到
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庐山通”的熟人
,问我庐山游记写得怎样
了。我对他说,不打算写
了。对方却十分热情地动
员我写,并给我发来一些
资料(含有一些景点照片
)。
“庐山文化景观”举世闻
名,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觉得应该写一本书出
来,宣传庐山,让更多的
人来观赏、领悟庐山胜景
。这才重新下定决心,写
庐山游记。还有个原因是“
庐山通”已于几年前离世,
而我的承诺却未能完成,
每每想起,心中总是遗憾
、愧疚……“庐山通”熟人发
来的N)-}数量不足,能
当插图用的更少;之前“庐
山通”提供的照片,可用的
倒多一点,但也远远不足
。现在我已高龄,要我再
次上山,拍摄各景点的照
片,力不从心。
北京明翊影视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的周骁总经理得
知此事,决定亲自上庐山
为本书拍摄素材;2021年
9月,拍摄庐山各景点照片
逾4000幅,并且对文字做
了细致的整理、编辑,使
《游庐山记》一书得以付
梓。《游庐山记》不仅是
一本关于庐山的游记,也
是一本精美的摄影集。在
给“庐山通”承诺的40年后
,我们终于兑现了承诺。
《游庐山记》成书,与“
庐山通”和其熟人的动员、
帮助分不开,也得到雷殿
福、肖恩芳、董寅初以及
休养所、旅游公司同志的
帮助,在此向他们致谢!
《游庐山记》是我们于
1982年、2005年以及2021
年i次游览经历的整合,书
中一部分历史人文故事是
导游或当地人所讲,若有
舛误,请读者斧正。
2021年于北京万寿园
吴之育,1928年生人,浙江庆元县人,现居。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史系。先后在学技术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任教。1993年,离休。
《登庐山》毛泽东
导语:从九江市到牯岭镇
第一章 庐山西线
第一节 小天池与诺那塔院
第二节 如琴湖边有花径
第三节 锦绣谷览胜
第四节 从阳明古道去大天池
第五节 龙首崖与庐山松
第六节 石门涧与铁船峰
第七节 题西林寺壁
第八节 东林寺
第九节 从大坝去双龙潭
第十节 三宝树和黄龙寺
第二章 庐山东线
第一节 芦林湖旁的博物馆
第二节 美庐往事
第三节 会议旧址等三大件
第四节 庐山恋影院与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五节 我国座亚热带高山植物园
第六节 含鄱口远眺
第七节 五老峰胜景
第八节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第三章 庐山南线
第一节 白鹿洞书院
第二节 观音桥里有甘泉
第三节 冷落的太乙村
第四节 李白与秀峰瀑布
第五节 王羲之与归宗寺
第六节 东林净土苑
第七节 康王谷与桃花源
第八节 周瑜点将台与南康爱莲池
第九节 游鄱阳湖与鞋山
第十节 苏轼与石钟山
第四章 关于庐山的一些探讨
第一节 徐霞客游庐山的路线及有关问题
第二节 秀丽的庐山自然景致和文化景观
第三节 使庐山形成文化景观而入“世遗臣
第四节 李德立所作所为对庐山的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