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以上海错综迷离的世相称其为“魔都”, “魔都”由此成为上海的代名词家喻户晓。上海之所以被成为魔都, 充满魔力与魔性, 其根源在于租界的设立而形成“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共存于上海的局面。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即租界和县城)相互渗透、相互冲突的结果, 使上海成为一座举世无双的“兼容”的都市, 由此产生了种种奇特的现象。同时, 由于租界的存在, 近代上海在文化上产生示范效应、缝隙效应、孤岛效应与集散效应, 使得上海城市文化呈现两极并存的特点: 世界性与地方性并存、摩登性与传统性并存, 贫富悬殊, 高度分层, 有中有西, 有土有洋, 中西混杂。
在上海开埠180年的今天,该书是读者深入了解上海由江南小渔村一跃成为全球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原因的通俗读本。 让读者深入了解上海故事、上海精神、上海品格、上海文化的学术通俗读物,领略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 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依据和文化支撑。
引言:魔都得名及其内 涵延续与□易 “魔都”是上海的外号、 绰号或昵称。几年前,从 事上海城市形象研究的有 关课题组曾发放千余份问 卷,在上海本地人士、外 省市人士和外籍人士三类 群体中开展民意调查。其 中有一题涉及上海的外号 、绰号或昵称,结果“魔都” 得票□□。2017年,上海 城市形象宣传片《魔都·魔 都》上线,伴以魔都之歌 ,更使得魔都之名广为传 播。 “魔都”原是近代□□游 客对上海城市的谑称,经 □□作家村松梢风用作书 名《魔都》于1924年出版 ,此后遂成为大众领 域的 术语,并在20世纪20—40 年代已有较为广泛的使用 。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 这一外号归于沉寂,无人 提起。改革开放以来,随 着上海社会经济奇迹般发 展,上海城市管理神话般 表现,也随着学术界对于 上海□□的深入研究,以 及影视界的推波助澜,“魔 都”一词又空前活跃起来, 并成为上海的网红名称。 魔,有魔幻、神秘、奇 异之意。村松在书中没有 对“魔都”的内涵做出专门界 定,他使用“魔都”一词主要 强调上海存在许多异乎寻 常、不可思议的地方。正 如留日学者刘建辉所说, 在村松那里,上海之所以 被称作“魔都”,是由于这座 城市具有世界上其他城市 所没有的“魔性”,即异乎寻 常的特性,而产生这种魔 性的根源则在于因租界设 立而形成的“两个不同性质 的空间”这“两个不同性质的 空间”,共存于上海,相互 渗透,相互冲突,使上海 成为一座举世无双、异质 兼容的都市,并由此产生 了种种奇特的现象。《魔 都》一书翻译者徐静波亦 指出,村松笔下的上海, 是“明亮”与“黑暗”混为一体 的城市,“当年的上海,虽 然总体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然而因处于西方列强势 力的卵翼之下,□部出现 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差 不多拥有远东最繁华的商 业和娱乐业,这就是梢风 笔下魔都的所谓‘明亮’的一 面。而另一方面,整个中 国尚处于战乱状态,公共 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各自 为政,法律与行政都□限 在自己的管辖区,因而上 海也往往成了藏污纳垢的 混沌之地,且由于战乱和 部分农村破产,周边区域 的贫民纷纷涌入上海,因 而也就有了众多犄角旮旯 的存在”。 当下人们以“魔都”指称 上海,依然在于突出这座 城市的特殊性。这种特殊 性,是在以上海与中国、 东亚乃至世界其他众多大 城市相比较以后而突显出 来的,也是在□□的延续 性与□易性中呈现的。 翻阅当下人们述及上海“ 魔都”的文章与书籍,可以发 现“魔都”涵盖的内容极其丰 富,涉及城市建筑、城市 管理、经济奇迹、科技成 就、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等方面,具体 事象如摩天大楼、服饰时 尚、重视契约、崇尚独立 、尊重女性、国际化程度 较高、咖啡馆特多等。有 篇题为《魔都印象》的文 章,从高、俏、幻三个方 面称赞上海城市之美,可 以视为当下使用“魔都”一词 内涵的代表。文章称:“上 海美到哪种程度? 一时难以 言表,久而久之,‘魔’就成 了人们挂在嘴边的赞美之 词,于是有了魔都的开始 。”还有一篇阐释“魔都”的 文章写道:“或许,真的没 有‘魔都’这个称谓更适合上 海这座城市了。无论是民 国风情的老上海,还是现 代化都市的新上海,错综 迷离始终是它***的存 在。事实上,魔都相对于‘ 帝都’北京、‘妖都’广州而言 ,特指上海。” 当下“魔都”是对近代“魔 都”的沿用。当下“魔都”与 近代“魔都”有相通之处,都 是强调上海特殊之处,或 曰异乎寻常之处,但近代“ 魔都”大体是中性词汇,是 善恶一体、美丑兼具、无 以名状的混沌之物,是不 可名而强以名之的□□名 词,而当代“魔都”则主要是 赞叹性、褒扬性词汇。近 代“魔都”属他称性词汇,是 外号、绰号;当代“魔都”则 既是他称性词汇,也是自 认性昵称。陆建非准确地 辨析了近代“魔都”到当下“ 魔都”内涵的延续与□易: 年轻人追捧“魔都”一称 ,殊不知“魔都”其实就“摩 登都市”(modern city)的 简称,那“摩”□这“魔”,谐 音生发新意,恰巧反映出 上海这座城市如同万花筒 一般的善□、梦幻、猎奇 、冒险等特质,确实为历 史基因使然。这些源远流 长的气质与秉性,正是这 一城市在中国□□演化中 和现实发展中不断“领先、 率先、争先”而催生并遗存 的。 上海城市的特殊之处, 或曰异乎寻常之处,无论 在近代还是当代,都是上 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 表现。所谓“城市品格”,是 指通过城市物质文化、行 为文化、观念文化和□□ 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 同精神状态,是城市的灵 魂,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 他城市的精神特质。关于 上海城市品格,笔者此前 写过一本《上海城市品格 读本》,鉴于其书是面向 中学生的知识性读本,同 时受篇幅限制,很多关于 城市品格生成、演□的历 史过程,以及相关知识无 法细述,一些学理性论述 也难以充分展开,因此书 出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便是 那本书的补充与深化。
熊月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冯桂芬评传》《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等,主编《上海通史》《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等。
引言:魔都得名及其内涵延续与□易
一、自然禀赋与人文传统
1.襟江带海,亲近海洋
2.长于海运,重视商业
3.徐光启的开明思想
4.华夷平等思想
二、被动开放与奇特格□
1.五口通商,上海独盛
2.一市三治,结构奇异
3.战时中立,利益与共
4.顺应开放,利用开放
5.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三、重视法治,信守契约
1.法治传统与居民自治
2.四类司法机构
3.会审公廨与协商司法
4.契约意识,诚信至上
四、不甘落伍,自尊自强
1.见贤思齐,勇立潮头
2.错位发展,智慧竞争
3.爱国思潮,洪波涌起
4.红色文化,光明摇篮
五、兼容并包,各得其所
1.外侨众多,各行其是
2.五方杂处,分中有合
3.众教并立,各美其美
4.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5.扶危济贫,守望相助
六、从蓄势待发到主动开放
1.闭关时代的开放努力
2.主动开放渐臻胜境
3.世博会绽放开放之花
4.从华交会到进博会
七、创新激发不竭动力
1.集中优势组合创新
2.发展思路演进历程
3.制度创新两大手笔
4.开发浦东创造奇迹
5.知识创新繁花似锦
八、天下意识,云水襟怀
1.支援全国,倾情奉献
2.结构转型,统筹兼顾
3.帮助转岗,众擎易举
4.支援内地抗灾抗疫
九、海派风格独树一帜
1.趋新崇优
2.行为敏捷
3.周密精细
4.追求雅致
结语
后记
襟江带海,亲近海洋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上海发展最快,在开放的五口中独占鳌头,原因有很多方面,容后细述。其中,独特的自然禀赋,即传统志书中所说的“襟江带海”,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讨论上海的自然禀赋,谈一谈“上海”这个名称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很有必要。
上海之得名,始于名叫“上海浦”的小河。“上海浦”之名,在北宋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这条小河,位于吴淞江下游南岸,流经日后上海县城一带,后来被并入黄浦江。与“上海浦”对应的,另有一条下海浦,在今虹口一带,后几经□迁成了海门路,那里有座下海庙,至今香火仍旺。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置上海镇。此后有上海务,是一负责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同时,还有“上海太平仓”“上海巡检司”“上海驿”等机构名或地名。于是,“上海”成为这一带的区片名。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这里设县,“上海”也就成了县名。
上海,这个词的本义,就是“到海上去”。
海洋对于人类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很不相同,有时是利,有时是害,有时是利害相间或利害参半。人类航海技术的进步,征服海患能力的提升,就是不断化海患为海利的过程。
在中国,沿海、沿海地区、沿海城市,这些名词现在听起来很美妙,会使人联想到波光粼粼、沙滩平软、物产丰饶、繁荣发达等美丽图景。但是在16世纪以前,沿海则与卑湿人稀、倭寇侵扰、荒滩碱地、狂风恶浪等名词联系在一起,并不是人们喜欢或向往的地方。
在中国古人眼里,大海是个神秘的地方、遥远的地方,也是危险的地方、可怕的地方。《山海经》里说,炎帝的女儿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被大海吞噬了,后化为一种名叫精卫的海鸟。大海无情,连炎帝的爱女也给淹死了。孔夫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说,假如我这套主张行不通了,我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其语近于发誓。在孔子眼中,大海是常人闻之色□、不愿光顾的地方。子路说,如果那样,我愿与老师同行。孔夫子一听此话,便说子路“好勇过我”。由此可见大海可怕,连孔夫子也视为畏途。白居易的名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大海神秘莫测,翻一翻唐代以前的古诗古文,古人形容大海,除了神秘、遥远、浩淼等词语,便是狂、怒、恶等字眼。
大海危险、可怕,沿海自然荒僻冷落。恶水、荒山、盐土,沿海地区在秦汉以前对中原人没有吸引力。断发纹身,错臂左衽,食蚌吃蛇,沿海居民的这些习俗,在中原人看来都是不通文化的表现。因此,秦汉以前,东南沿海地区并不是生产先进、文化昌盛的精粹膏腴之地。与此相表里,古代沿海一带的县镇地名,绝大多数是祈愿大海不要危害□□,属于人、海对立类型,诸如广东的镇海、澄海、靖海、平海、宁海、海安、海康、海昌;福建的镇海、安海、海澄;浙江的海宁、海昌、宁海、宁波、定海、镇海;江苏的镇洋、静海、海安;山东的宁海、威海、靖海;直隶的静海。这些地名,所含的镇、宁、平、定、澄、安、靖等,均为人、海对立的词汇组合,其中叫“镇海”的就有三处,广东、福建、浙江均有。如果加上与“镇海”意思完全一样的江苏“镇洋”,则有四处,也就是说从广东经福建、浙江到直隶,每省各有一个“镇海”。只有两个地名比较特殊,没有人、海对立的含义,一是浙江的临海,二是上海。从词义看,临海只是表明这个地方面临大海,而上海的意思,则是“到海上去”。
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