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青少年心理咨询师的随笔,作者为摩卡。书中收录了几十个各有特点的青少年心理故事,作者的点评以及在案例中作者使用的心理小技巧。对于希望理解和走进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父母和教育者,有一定的启发。
写在前面的话
2018 年 10 月 10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17 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 3000 万人受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预测,未来三年,全球儿童心理障碍个体会增长 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心理康复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专业医生、心理咨询师数量和质量不足,服务供需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截至 2019 年,我国专业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的人数,已经远远低于同等经济条件的其他国家平均水平。另外,现有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多数以收治严重的精神障碍病人为主,而开展常见的以轻症为主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服务还不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按这个估算,中国还需要几百万名心理咨询师。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无法等待中国更多的心理咨询师成长起来支持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多懂一点育儿常识,懂得孩子每个成长阶段所需要的心理支持重点,哪怕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陪伴,我们一样可以拥有健康快乐的孩子。
落笔写这本书时,我刚刚参加完训练营。与往期相比,这期训练营的孩子更阳光、自信、有力量而且负责任。在与孩子们的聊天中,我发现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学习,始终在自我成长。作为一名专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我深知每一个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家庭,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庭问题的缩影,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生命的每个阶段,都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那将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财富。
这本书主要适用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在开始后面的内容之前,我想邀请各位家长们看着下面这张梯形图,思考一下,目前你的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同时,你正在做什么类型的父母?孩子长大了,父母的爱也应该更加成熟,如果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还像照顾小婴儿式的保姆式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不舒服的。
摩卡
深圳作家协会会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悦芬芳心理”创始人
师从李文超、徐秋秋(NLP教练之道)
“秋文心理”亚洲应用心理学研究院认证导师、督导导师
家庭系统排列师
组织系统排列师
青少年天赋与才华测评师 导师
写在前面的话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疗愈期
不想听道理,只想要个拥抱
看不见的委屈,压抑成疾
是伤疤,也是成长的印记
打架就是坏孩子?
自卑的妈妈,你抽走了孩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妈妈把手用来拥抱,孩子就不会去打架了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爸爸,我可以赢过你吗?
亲子关系中断,无法言明的痛
你的面子比我的感受更重要
妈妈,如果我不够好,您还爱我吗?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学习是为了什么
爸爸妈妈,我只想你们“看见”我
我用生病来逃避负责任
多子女家庭,问题都是父母折腾出来的
您只是我的老师,不是我的爸爸
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孩子,我看见你了!
给孩子一个青春期的仪式
我只是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
早已忘了你和我说的那些话,始终记得你陪我的玩耍
一个抑郁症孩子的心事
我用欺负弱小来寻求公平
孩子永远从父母的眼中看见自己的未来
大人有病,给孩子吃药
离婚时,给孩子一个分手仪式
孩子,愿你的青春能被温柔以待
妈妈,我把你的命运交还给你
爸爸的爱从未离开
爸爸妈妈,我被欺侮的时候你们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