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差异与中美新闻实务(新版)》在跨国与跨文化的信息传播中,思维方式如同价值观一样,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基因”,是影响顺畅的中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要素。《思维方式差异与中美新闻实务(新版)》用实证方法探讨了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对新闻实务(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的影响,对如何改进我国对外英文新闻实务的实用技巧提出了建议。了解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从形式上制作出美国人喜闻乐见的作品,有助于提高对外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提升我国对外传播的文化软实力。
前言
一 综述篇
论思维方式差异是中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维度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研究的历史、现状与主要问题
二 采访篇
中外记者提问方式的差别
三 写作篇
中美新闻导语写作教育比较:差异及原因初探
论国家领导人媒体形象建构体现的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中美新闻报道中的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从财经新闻比较看中美思维方式差异
从中美报纸关于智利矿工营救的新闻报道看中美思维方式差异
从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看中美思维方式差异
中美新闻主旨提出方式的比较分析
四 编辑篇
中美思维方式差异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五 评论篇
思维方式差异对新闻评论写作的影响巩向飞
《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新闻评论写作风格差异探讨
以中美科学评论类文章分析两国思维方式异同
六 电视篇
中西思维差异与对外电视新闻中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七 图片篇
从“荷赛”与“华赛”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参考文献
在统计报道内容时,笔者遇到了一些技术困难,即现代社会中,各种议题相互联系,彼此之间往往存在交叉领域,因此对于内容的分类,即便是在已有的各种相关文献中,也是一个争议颇大的话题。
但由于本文并非为研究内容而统计内容,而是更期望看到报道内容与领导人媒体形象的关系,故而采用了比较粗略的分类方法,即把报纸文章分为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话题、个人报道和其他,共计六类。其中,国际政治类文章包括本国政府与他国政府的外事和军事等方面的互动;国内政治类文章则涵盖政府的国内政策等方面(但不包括财政政策);经济类文章就经济现象、政府财政政策进行报道和评论;社会类文章囊括诸如教育、环境、健康、种族等社会性话题;个人报道是指关于政府领导人本人或者其相关人士的专题文章;其他类则包括剩下的一些话题,例如体育。
笔者通过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与本国政府领导人相关度较高的文章进行编码和统计,得出以下数据:
《人民日报》对胡锦涛的报道内容分布情况是:在总共71篇标题含有“胡锦涛”的文章中,与国际政治有关的有60篇,占总量的85%;与国内政治有关的有8篇,占总量的11%;与社会话题有关的有3篇,占总量的4%;除此之外,没有报道涉及经济、个人或其他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