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与边疆稳定》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调查研究——以云南为例〉(立项号05BSH034),结项号20070415)的最终成果。结项等级优秀。本书以云南边境沿线地区作为主要空间范畴,对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分别从区域国际地缘环境、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突出社会问题、民族宗教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尤其是边境沿线地带,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鲁刚,1951年10月生,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9币(兼),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社会学会理事、西南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云南边疆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历年来共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4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8项,主编、合著、参编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国家民委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
前言
上卷综合研究报告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一 导言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维护社会稳定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是社会整体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五)项目研究的宗旨和技术路线
二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概况
(一)位置、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
(二)国界、对外通道与边境口岸
(三)人口、民族及其分布格局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
三 地缘环境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一)云南境外周边邻国及其与我国的关系
1.地理区位与国土和人口
2.自然地理环境
3.人文地理环境
4.历史发展脉络
5.经济发展水平
6.与我国的相互关系
(二)区域国际合作及其主要成效
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2.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PTA)
3.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BCIM)
4.中越“两廊一圈”构架
5.“国际大通道”建设
6.主要成效与功能
(三)现阶段影响地缘环境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
1.缅北民族地方武装问题
2.“金三角”毒源地问题
3.境外敌对势力问题
4.境外艾滋病问题
5.其他相关问题
四 民族关系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一)云南民族概况
1.族别与人口
2.分布特点
3.跨境民族
4.人口较少民族
(二)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1.历史上的云南民族关系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云南民族关系
……
五 突出社会问题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六 民族宗教与云南边境沿线地区的社会稳定
七 关于维护云南边疆社会稳定的对策和建议
八 结语
附录 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
下卷 专题研究报告
其三是滇一缅一印一孟通道:从云南西部的腾冲或瑞丽出境,经缅甸的密支那至印度东北的雷多,再辗转至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修建的“史迪威公路”进行改扩建或修建铁路。①
三种方案中,尤以第三方案较为可取。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重建“史迪威公路”的呼声很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印和滇印经贸合作关系迅速发展,对建设连接中印和滇印大通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史迪威公路”进行改扩建,并将其建成云南通往南亚大通道,已提上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并已对此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和计划工作。从现有基础和条件来看,这一通道从昆明至进入缅甸的境内段,公路已基本实现了高等级化,印度的雷多也已有铁路和公路网连接内地直至孟加拉国。缅甸境内约500公里路段有原“史迪威公路”的基础,现部分路段仍可以通车,改扩建工程量相对较小,投资额也相对较少。一旦缅甸境内路段实现高等级化,就可以通过云南交通网与印孟两国乃至南亚次大陆的交通网相连接起来。
建设这一大通道的难点,主要是境外段的主体工程大部分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克钦新民主军、克钦独立军等地方民族武装控制区,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工程竣工后的营运和管理也是一大难题。加之缅甸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打压,难以争取到国际援助、投资和贷款,自身又政局不稳国力薄弱,无力承担这一工程的巨额投资。当然,由于这一大通道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相信最终还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总而言之,上述国际大通道不仅本身就是区域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区域国际合作向纵深推进。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位于国际大通道的必经之地和出入境口岸所在地,大通道的建成和营运必然使这些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便利,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因交通和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更好的地缘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