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儿童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小学教育中被忽视和回避的议题。尽管近二十年来不少地方有儿童性教育的探索,如上海在2005年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儿童性教育内容列入其中,辽宁、北京都编写过儿童性教育的教材,但总体上来说儿童性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不太愿意碰触的。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无形中使教师和家长觉得性教育是一个禁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坚持开展儿童性教育二十多年,起先家长也不理解,也有反对声,后来让家长进课堂旁听了性教育课,家长们很快就接受了,理解了。该校小学生性别教育获得了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儿童性教育课程完全可以在学校里开展。儿童性教育课程上什么内容?怎么上?我认为儿童性教育课程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既要干净,又要科学,这的确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做认真细致的探索和实践。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吴伟红老师带领的团队,在绘本故事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开发了这本《小学绘本故事性教育心理课》,知难而上,努力探索与实践,可喜可敬。
本书的内容框架以 身体发育、自我认识、爱与关系、学会自护为四个主题,创编小学三个学段绘本故事性教育心理课程,帮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获得准确的性知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帮助儿童应对成长路上来自性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遇到的挑战,为儿童的幸福人生播种。这本集子的特点如下:
,发挥绘本故事的优势。
性教育应遵循儿童的性心理发展规律,还要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国内外儿童教育专家依据儿童成长规律设定系统的递进主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儿童性教育绘本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故事的帮助,把一些难以启齿的性知识传递给孩子。课题组对国内外性教育绘本故事进行筛选,对选用的绘本故事进行改编,删减一些内容,突出主题,而某些主题没有合适的绘本,则挑选素材进行创编。
第二,发挥心理教师的优势。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善于建立平等与信任的关系。一方面引导学生打开心扉,体验和表达真实情感,交流真实的想法,提出切实的疑惑或困难;另一方面,对于课堂提问能有分寸地解答,懂得如何保护学生的隐私信息,在课堂上引导全体学生消除对本年龄段性心理发展出现的困惑,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特殊困难,在课后跟进个别心理辅导。
第三,发挥心理课的优势。
心理课重在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充分感悟。本书通过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情境剧场等活动,把绘本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供小学生在性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社会生活模拟场景,通过团体互动交流,让学生识别认知或行为的偏差,及时调适自己的态度、观念和行为,并将自己的领悟应用于实际生活。
希望吴伟红老师带领的团队继续实践与探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完善,为更多的学校开展健康的儿童性教育提供范例和支持,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作出新贡献!
吴增强
2021年4月13日于上海
(吴增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