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两辑:辑主要是反思中国现代文学史问题,涉及文学史方法、文学史理论、文学史界限、文学史书写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了本位观品格论等观点,对流行的审美中心主义作家作品中心论等文学史模式进行了批评;第二辑主要是反思现当代文学批评问题,对学院批评作家批评唱反调的批评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涉及到学术意识、学术规范、学术争论、学术情理化等具体问题。
别具一格,以文学批评开阅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新路径,为文学批评正名;
问题意识强烈,所论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类著作所忽略,或无力论及者。
高玉,1964年生,湖北荆门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课题等、省部级项目11项。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俄语版和阿拉伯语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第六届教育部社科奖二等奖,第四、七届教育部社科奖三等奖等政府奖21项。教学团队负责人,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辑」
文化冲突中的文学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品格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文学本位观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史审美中心主义批判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
五四新文学与古典传统及其评价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思想方式批判
论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超越性
论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学术品格
「第二辑」
当代文学及其时间段划分
80后小说的文学史定位
光焰与迷失:80后小说的价值与局限
重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短篇小说
学院批评与作家批评当代文学批评的两种路向及其问题
提倡唱反调的文学批评
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