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书籍,选取了与婴幼儿心理发展较为密切的六个基本理论流派,结合婴幼儿在家庭、早教机构及幼儿园中的具体实例来对理论进行阐述。全书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相关内容;第二章至第七章依次介绍了六个发展理论流派,分别是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习性学的发展理论,每一章又从理论背景、代表人物、理论的基本观点、对理论的评析几方面来具体阐述。本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方便学习者理解。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 本套丛书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早教教师委员会牵头,积极组织全国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编写,并且邀请参与讨论、制定相关文件的专家对本套丛书进行审核,力求保证本套丛书具有鲜明的理念引领性、教育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性。
本套丛书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婴幼儿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心理等方面发展的相关理论,而且从实践需要出发,就婴幼儿行为观察、婴幼儿家庭保育教育、特殊婴幼儿的保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阐述,还对如何研究婴幼儿身心发展、如何推进家庭保育教育、如何管理早教机构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总 序
0—3 岁是人生的开端,是个体发展的起点,是教育的启蒙和最基础阶段。心理学、脑科学等研究表明,0—3 岁是大脑、语言、精细动作等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期,遵循0—3 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与教育条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0—3 岁儿童的早期发展与教育已逐渐成为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l 世纪初,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早期教育的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年)》对2001 年到2010 年的0—3 岁婴幼儿教育发展提出了目标和策略措施。2003 年,教育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 0—6 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学前教育发展任务中也强调提出要“重视0—3 岁婴幼儿教育”。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3 岁人口约7000 万。同时,二孩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带来未来几年内新生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带来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影响;人们对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疑也会给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健康的早期教育需要高素质、专业的早教教师队伍。截至2017 年,教育部已批准54 所高专、高职院校开办早期教育专业。如何加快推进0—3 岁早期教育专业建设,规范0—3 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尽快培养和培训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0—3 岁早教教师队伍,从而引领科学和高质量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现实需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组建了早教教师委员会, 于2015 年、2016 年分别召开了早期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早期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推进会,积极组织全国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开设和准备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的高专、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深入研究制定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卫计委方面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了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组建了由部分幼高专、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早期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委员会领导小组,围绕0—3 岁早期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精心组织研究编写了这套0—3 岁早教系列教材,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支持和出版。相信这套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不仅可以为已经开设、准备开设和拟加强早期教育专业建设的有关培养院校与机构提供0—3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试用、使用和实验参考,也能成为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早教基地等相关机构从事早期教育、早期保育护理工作、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早教管理与科研的教育者和工作者的参考用书。同时,也期望使用本教材的院校、培养培训单位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实践,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共同推进0—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洪秀敏
钱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蒙台梭利教育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外幼儿教育的比较与实践》《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译著有《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成功智力》《架起两性世界的桥梁》。
第一章 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概念
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的意义
第二章 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
第一节 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对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三章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四章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对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五章 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节 认知发展理论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对认知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六章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第一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评析
第七章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第一节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节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对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