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作制度选择、农户收入与国家粮食安全——以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为例(71473121)”的部分成果,从农户家庭收入的视角,从多个方面追溯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原因,系统地阐述影响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机制和程度,对于分析中国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制度变迁历史和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本书所讲述的主题是农户的稻作制度选择,直白地说,就是长江流域稻作区农户关于单双季水稻的选择问题。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耕地、光、水与热力资源分布决定了该地区农户多数执行一年二熟的农业耕种模式,其中,“稻十稻”复种一直以来是农户针对大田农作物而选择的主要种植模式。同时,我们在研究气候变化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时发现,相关的气候情境模拟和卫星遥感观测等技术的使用,基本指出了气候变暖会导致水稻种植北界的移动和双季稻适宜种植区的扩大。从水稻耕种的传统与理论上来说,双季稻种植区的面积扩增暗示出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应该呈现出增长趋势,但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是,现实中长江流域稻作区农户的双季稻种植意愿和规模均在不断缩减。上述理论与实践的偏差,带来了一个直接的问题,即农户双季稻种植缩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现有的研究资料从多个角度追溯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原因,其中劳动力配置和农户收入两大因素备受关注。一方面,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批具备比较优势的优质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农忙时节自家“劳动力不够”“劳动力年纪太大”或雇工困难是很多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主要顾忌。另一方面,具有相对较高收益的水稻替代作物种植或非农就业活动,导致农户家庭的生产资源和劳动配置发生变化,引发了农户降低水稻生产上的劳动投入或者调整了水稻生产决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农业生产传统、非农就业机会的多寡和双季稻的稳定收益及生产风险规避等因素,提高单位耕地的产出水平仍是长江流域农户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上要素配置的巨大变化和发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大米带”的生产优势,中国各级政府从保障农户种稻收益的政策入手,千方百计稳定双季稻核心产区的种植面积,同时加大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服务,以期来释放水稻生产上的劳动力约束,为从事其他农作物种植或非农就业创造条件。
长江流域稻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差异大、人口密集,而且农户多以小农经营为主,外界经济环境的拉动力与农户自身的追求收入增长的目标相结合,共同决定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演变方向。那么,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内的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演变方向是什么?从农户收入视角来看,影响稻作制度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本书立足于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湘、鄂、赣、皖四省,使用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追踪数据,分析在中国粮食恢复性增产和农业机械化推行初期的特定环境背景中,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目标下,家庭种植结构变化、非农就业与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具体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背景与文献综述。其中,第1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问题、数据来源及使用说明。第2章是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首先,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长江流域稻作的种植业耕作制度,农户家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熟制和变化趋势;其次,该章节梳理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历史演变趋势;最后,从劳动力要素、农机服务发展与农户收入3个视角,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作用关系和影响。相关理论基础主要陈述了家庭劳动分工理论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诱发理论。
第二部分是分析框架与统计性描述。其中,第3章是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该章节首先概述了农户种植结构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涉及的农户决策与村庄农业生产行为之间的交互影响;其次,阐述了农户非农收入、稻作制度选择和农机服务之间的影响机理;再次,阐述农机服务对水稻生产的劳动要素替代程度与收入效应分析;最后,结合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指标设计,阐述如何识别农户单双季水稻种植模式、家庭种植结构变化、农机服务程度与非农收入(及非农就业程度)4个关键指标的定义说明。第4章是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利用长期追踪数据,揭示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上的演变方向和趋势,统计分析农户家庭农作物组合模式下的成本收益、种植面积与户数比例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并关注农户稻作制度选择是否存在耕地规模上的分化。统计比较不同稻作制度选择下的水稻收入、净收益和成本构成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依据收入结构差异,对比分析不同稻作制度选择下的农户家庭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依次是本书的第5、6、7章,所述内容主要包含3个方面:一是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即通过对比农户不同稻作组合模式的亩①均收入和净收益差异,揭示了水稻替代作物的收益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之间的关联性,实证分析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程度,同时考虑农户自身决策与村庄农业生产行为之间的交互影响,尝试性地进行农户水稻生产决策的独立性检验;二是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即考虑到农机服务发展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具有的影响关系,使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稻作制度选择和农机服务之间的相互反馈机理和影响程度;三是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即测算农机服务对不同稻作制度选择的劳动要素替代程度和收入效应,实证分析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程度。
第四部分是对全书的总结,即第8章。这部分对本书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概述,并提出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促进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政策建议和实施途径。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要衷心感谢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杨国才教授,杨教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积极关注,以及对出版资金提供了全额资助。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为本书顺利出版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本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作制度选择、农户收入与国家粮食安全——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为例”(714731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农产品安全、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转型研究”(13&ZD16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产业经济岗位培育项目“中国水稻(粮食作物)产业发展政策研究”(SKGW2014002)的资助。
王全忠,安徽安庆人,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科学》《农业技术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和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多项。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数据来源及使用说明
1.2.1 为什么选择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1.2.2 为什么时间起点选择2004年
1.2.3 为什么研究区域仅选择长江流域的湘、鄂、赣、皖四省
1.2.4 2004~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特征简介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农业种植模式介绍
2.2 文献综述
2.2.1 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的历史演变与意义
2.2.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因素综述:劳动力禀赋、农机服务与收入
2.2.3 农户家庭收入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
2.2.4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
2.2.5 农机服务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综述
2.2.6 简要评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家庭劳动分工理论
2.3.2 劳动节约型技术诱发理论
第3章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
3.1 分析框架概述
3.2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关联性与机理分析
3.3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
3.3.1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
3.3.2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
3.4 农机服务对水稻生产的劳动替代程度与收入效应分析
3.5 关键指标的解释说明
3.5.1 农户单双季水稻种植模式的识别
3.5.2 农户及村庄层面关于种植结构变化指标的度量说明
3.5.3 农机服务程度的度量说明
3.5.4 非农收入与非农就业的指标说明
第4章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
4.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现状与演变趋势
4.1.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静态描述:数量分布、省际差异与特征
4.1.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现状的动态描述:演变方向
4.2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统计描述
4.2.1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静态描述
4.2.2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作物种植户数及经营面积的动态描述
4.2.3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动态描述
4.3 农户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的统计描述
4.3.1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成本收益比较
4.3.2 不同稻作制度选择变化下的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
4.4 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特征统计描述
4.5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户收入增长与来源构成分析
第5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5.1 农户种植结构中不同稻作组合的收入差异比较
5.2 实证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实证结果分析
5.3.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5.3.3 农户生产决策独立性检验
第6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6.1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的变化统计
6.2 农户家庭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情况统计
6.3 实证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
6.4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方法选择
6.5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6.6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第7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7.1 农机服务程度的统计
7.2 实证模型构建与说明
7.3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要素替代程度分析
7.4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收入效应分析
7.5 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7.6 内生性问题的简要说明
第8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后期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