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国外中国学卷
定 价:179 元
- 作者:张树华,赖海榕,赖海榕,高媛 编
- 出版时间:2020/2/1
- ISBN:9787520360715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0
- 页码:49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年来所发表论文的精选集。1978-2018年,《国外社会科学》共出版330期,发表文章1万多篇。编辑部力图从中精选能够反映各个学科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介绍新学科、新流派、新理论且有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构建和理论创新的文章,在发表当时具有创新性意义、当前仍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或方法论文章;涉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重点关注领域和重要问题的文章;以及能够反映刊物栏目设置特色等方面的文章,以期能够从中窥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40年之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彩虹,70年春播秋种。
欣逢盛世,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揽四海苍穹,共襄盛举。
40年前,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国外社会科学》顺利创刊了。在科学的春天里,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创办了《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国外社会科学快报》《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刊物,加上原有的《国外社会科学动态》,一共形成了5种信息情报系列刊物。这些刊物相互补充,又各具特色,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创刊初期,《国外社会科学》特别关注和介绍了当时国际上一些前沿学科或研究方向,如未来学、科学学、生态学、情报学、社会心理学、交叉和跨学科研究、全球化问题、控制论、国外中国学研究等新兴学科和专业,推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创建,填补了一些学术领域的空白,并促进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专业领域的拓展。
1978年至2018年,《国外社会科学》杂志走过了40个春秋。40年间,《国外社会科学》杂志共出版330期,发表文章1万余篇,数千万字。作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学术导向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上有益的学术成果,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和学科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国外社会科学》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浇灌下,在一代又一代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国外社会科学》这一大家共有的园地里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立足中国,打开世界。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理念,秉持中国立场,拓展国际视野,洞察全球语境,贴近学术界的关心与思考,跟踪国外学术和理论动态,积极吸收或借鉴先进、适用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知己知彼,洋为中用。
打开心灵之窗,世界会进来。打开学术之窗,智慧会进来。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一论述深刻地阐释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真谛,勾画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我们相信,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孤立主义、种族主义、排外思潮等雾霭终将散去,人类文明多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步伐定将加快。各国文化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人类文明花园定会绽放得五彩缤纷、多姿多彩。
专题一 政治发展与治理
西方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范式与主题
美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法制化——哈佛大学安守廉教授访谈
中国智库:政策建议及全球治理
专题二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中国与变化中的世界经济
劳动力转移和中国农村发展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制关系改革(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而作)
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
近五年国外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动向分析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中国公私概念的发展
印度的中国女性研究
中国发展模式未来面临的挑战'——境外部分智库对中国社会风险研究的评述
专题三 外交与国际地位
中国及其中亚新近邻
俄国“熊”眼中的中国“龙”——基于中国文化软实力调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德国的认知及接受度分析
中国的多样性战略与国际新秩序
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崛起——对全球恐怖主义和中美合作的影响
战后日本的中国形象与中国观
……
专题四 文史哲
专题五 各国的中国学
专题六 各国的汉学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