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时期作家论》是一部地域性文艺评论学术专著,《陕西新时期作家论》二十余万字。
《陕西新时期作家论》既综合探讨了新时期陕西文学创作现象,又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包括“陕西文学教父”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杨争光、叶广芩、红柯、温亚军、寇挥、丁小村、向岛、周瑄璞、侯波、宁可、李喜林十五名陕西新时期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全书以感悟和阅读为基线,深度钻探了陕西新时期文学的审美质地,注重原创,风骨清新,立场及个性鲜明。
孙新峰,陕西洛南人。1972年生。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导。文学硕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首批),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入选人(2014)。主要从事陕西当代文学研究。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兰州大学学报》《当代文坛》《当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专著《贾平凹及其文学文化意义新探》获陕西省政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西部文学批评家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在“全国青年批评家论坛”会议上的发言(代序)
前言
绪论:陕西新时期文学综论
陕西当代文学一二三
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西去的骑手》为例
逃离长篇小说的梦魇
放弃创作上的流寇主义
新世纪陕西文学的困境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文化符号学意义
陕西小说中的爱情哪里去了
柳青:陕西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人
路遥:黄土地的深情歌者
陈忠实:陡然而起的高山
贾平凹:和时代共俯仰
杨争光:陕西文学的革新者
叶广芩:陈年旧梦和现实关怀
红柯:像写诗一样写小说
温亚军:多个领域的耕耘
寇挥:在困境中突围
丁小村:玻璃的锐利和明亮
向岛:出入官场精耕细作
周碹璞:当下西安以及女性困境书写者
侯波:陕西新时期的乡土写作
宁可:陕西工业题材小说的新收获
李喜林:用心意酿造的“生涩的火晶柿子”
附录:《带灯》评论小辑
什么信访?哪里的基层?——乡镇干部读《带灯》
“带灯”等“天亮”——大学教师谈《带灯》
参考文献
后记
《陕西新时期作家论》:
我们阅读小说是严重的跟风读书,审美趣味基本谈不上。以2011年出版的《二号首长》为例。
其实,笔者对流行的书始终保持着距离。笔者阅读《二号首长》的目的,根本还是想借此看看官场的运行规则,为自己提供借鉴,也是出于非常实用的目的。而网上销量颇大的《百年孤独》,就笔者的阅读感受而言,它能成为畅销书非常奇怪,笔者不知道普通读者中有几个人可以读完这《陕西新时期作家论》,因为书里人物关系复杂,人名多且相似,在本质上也是跟风的结果,目的是装饰。培根认为,为装饰读书是自欺欺人。功利化的读书完全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加剧了精神的苍白。功利化的读书,是非常有害的。需要说明的是,功利化的读书是普遍情况。也有一些人在安静地阅读,在执着地追求理想,在反抗着世俗化的侵袭,但是他们活得很孤单。
读书、读小说的作用除了精神需求外,就是满足娱乐的需求,就是让人获得自身的满足。现实生活中爱情得不到满足,就在小说中寻找;人生太过平淡,就在书中人物生活的大起大落中得到满足。或者看一个有趣的故事,享受读故事的满足,因为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这些需求导致了八九十年代金庸武侠、琼瑶言情的畅销。但是随着新世纪网络的普及,小说的娱乐功能被电脑互联网所取代,网络游戏、网络视频、QQ微信等互动性非常强的项目,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造成了读者的流失,这才是对新世纪文学致命的打击。没有读者的作家,就如没有球迷的球星一样。许多专家认为,是出版社、杂志社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作家的困境,其实还真不是这回事儿,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且不说专业作家是中国特色,外国没有,就是篮球,市场化的改革、俱乐部制度还是促进了它的长足发展。
阅读肯定是不可能消亡的,还有一些人不喜欢在网络上游戏,不喜欢在网络视频等上读图的娱乐,还是喜欢阅读文字。网络作家分流了一部分传统作家的读者。这是由网络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文学提供了大批类型化小说,如玄幻、言情、官场、推理、惊悚、校园、都市,满足了不同层次大众的阅读需求。在娱乐多元化分流了读者以后,网络文学再次分流了传统作家的读者,导致了当下传统文学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