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国家集团,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成员国将本国的部分主权让渡给联盟的领导机构,以便领导机构制定和实施联盟层面的共同政策。目前,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仍在进行中。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海外调研搜集到的资料,对原书内容补充了新的资料和数据。全书共分五章,介绍了欧盟的历史沿革、主要机构、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主要政策、政治一体化进程及主要措施、对外关系等内容。
序 言
《欧洲联盟》第一版出版于2006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13年。13年后的今天,欧洲还是那个欧洲,欧盟却不完全是那个欧盟了。它的成员国从25个增加到28个,欧元区也从12国增加到19国。2009年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对欧盟进行了大幅改革。这次改革不仅提高了决策效率,增设了常任主席和相当于外交部长的外交与安全高级代表,还创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欧洲对外行动署。这个机构发挥着类似于外交部和国防部的作用。这些变化使欧盟看起来更像一个国家。
2008年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欧盟这个庞然大物。个别国家的政策失误使欧元区雪上加霜。这个货币圈内部的高度相互关联性使其成员国一损俱损,深受其害。危机考验欧元区的集体主义精神。救助深陷旋涡的国家要求伙伴国付出伤筋动骨的代价,如果不做出这样的牺牲,单一货币有土崩瓦解的危险。欧元区最后经受住了考验,在浴火中重生。
成员国数目大幅增加意味着集体行动更迟钝,但欧盟依然在变化,不仅机构在变化,政策在变化,环境在变化,而且社会氛围也在变化,观念也在变化。
12个东部国家的入盟改变了老欧洲的民族分布图景,现在无论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还是意大利都融入了大批新欧洲的居民。它们利用欧盟内部劳动力自由流通政策前往老成员国寻找更好的生计。老欧洲甚至出现露宿街头的吉卜赛群体。更有甚者,在从2011年“阿拉伯之春”到2014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再到平息的几年间,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涌入欧盟,使欧盟国家领导人措手不及。欧盟决策圈在难民议题上呈现出一个新的政治频谱,频谱的一端是主张对难民敞开大门的德国、瑞典和丹麦,另一端是拒绝难民入境的意大利、希腊、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欧盟在难民问题上形成南北对立和东西反目的局面。
欧洲面临的更严峻考验是政治生态的变化。在外来移民的冲击下,民粹主义在欧洲有泛滥之势。他们在议会中夺得越来越多的地盘,有望与主流政党一决高低。这个潮流对欧盟的威胁还不在于日益高涨的排外呼声,而在于他们的疑欧和反联合的政治主张。他们发誓一旦掌控本国政府就启动退欧程序。不幸的是,这个威胁在英国已从远景变成了现实。
顺便说一句,英国脱欧程序已一波三折地进行了三年仍未见定局。这造成了笔者落笔的尴尬。本书截稿时不得不继续保留“欧盟28国”的表述和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统计数据,但成书付梓时英欧很可能已经分道扬镳。如此虑成真,望读者诸君给予谅解。
《欧洲联盟》(第二版)的宗旨是向读者展示欧盟的现状,这个现状自然要反映过去13年发生的变化。笔者接受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际组织志《欧洲联盟》再版的修订任务。这个任务的核心就是要在新书中反映这些变化。要梳理欧盟在组织结构和人事上的重构还比较容易,要说清欧盟经历的经济与政治波折也不难,难点在于弄清欧盟的各种政策和条例的演变:哪些政策和条例已经被废除,哪些进行了修改,哪些还在继续生效。这是一件非常繁琐、细致和耗费时间的工作。
为了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笔者于2018年9~11月到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进行调研。这所学院是欧盟为自己培养公务员和为第三方培养欧盟事务专家的学校。这里有欧盟所有机构的出版物和信息,到那里搜集有关欧盟的资料再合适不过。笔者在那里进行了三个月的调研,每天坐在图书馆的电脑前或穿行于书架之间,翻阅对比各种公报、文件和数据。虽然笔者为弄清欧盟组织和法规的每一个细节已不遗余力,但最后定稿时还是忐忑不安。成书后不免挂一漏万,笔者对此负全责并祈请读者原谅。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访问期间,承蒙学术办公室主任蒂埃里·蒙福提(Thierry Monforti)先生、院长助理安·范·沃伦(Ann Van Vooren)女士、学院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伊莎贝拉·蕾丝克劳维特(Isabelle Lescrauwaet)女士和卡特琳·彼得斯(Katrijn Peters)女士的照顾和帮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表示感谢。笔者尤其要提及院长约尔格·蒙纳尔博士(Prof. Dr. J?rg Monar)和门镜教授(Prof. Dr. Jing Men),感谢他们的邀请并为笔者在布鲁日逗留和搜集资料做出的精心安排。
张健雄
2019年3月20日 北京
张健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曾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欧盟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比荷卢研究会会长,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第一章 欧盟的组成/1
第一节 导论/1
一 历史/1
二 成员国/5
三 经济概况/13
第二节 欧盟的性质及其机构组成原则/18
一 欧盟一体化的范围和程度/18
二 欧盟一体化机构的性质/20
三 国家代表性原则/24
第三节 条约和法律/28
一 欧盟的条约/28
二 立法程序/35
三 共同体的法律工具/40
四 政府间会议及制宪会议/41
第二章 欧盟的机构/47
第一节 欧盟委员会/47
一 职能和任务/47
二 欧盟委员会机构/51
三 欧盟委员会主席/58
第二节 欧盟理事会/61
一 职能和结构/61
二 理事会的决策程序/62
三 欧盟理事会主席及秘书处/66
四 欧洲理事会/68
第三节 欧洲议会/72
一 欧洲议会制度的形成/72
二 欧洲议会的政治结构/75
三 欧洲议会的主要职权/79
第四节 欧盟对外行动署/83
一 欧盟对外行动署的性质与作用/83
二 欧盟对外行动署组织机构/85
三 欧盟对外行动署人员构成/87
第五节 欧洲法院/88
一 欧洲法院的职能与结构/88
二 欧洲法院的司法原则和共同体法律来源/93
三 欧洲法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94
第六节 欧洲审计院/95
第七节 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与欧盟地区委员会/97
一 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97
二 欧盟地区委员会/99
第三章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101
第一节 欧盟财政/101
一 欧盟的预算制度/101
二 欧盟财政的历史纠纷/104
三 2016年欧盟财政收入/108
四 2016年欧盟财政支出/112
第二节 竞争、产业、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119
一 竞争政策/119
二 产业政策/125
三 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127
第三节 共同市场政策/132
一 再次提出建立内部大市场的起因/132
二 内部市场壁垒/135
三 统一内部大市场的措施/140
四 欧洲统一大市场计划的成效与影响/146
第四节 共同农业与渔业政策/149
一 共同农业政策的需求和目标/149
二 改革前共同农业政策的效果和代价/157
三 共同农业政策改革/161
四 共同渔业政策/169
第五节 对外贸易政策/176
一 目标与政策手段/176
二 共同进出口规则/179
三 对外贸易中的主要保护手段/184
四 欧盟在世贸组织中的活动/187
五 欧盟对外贸易关系/189
第六节 共同运输、能源与电信政策/193
一 共同运输政策/193
二 能源与电信政策/206
三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211
第七节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214
一 欧共体初期的货币一体化政策/214
二 欧洲货币体系/219
三 欧洲单一货币/228
四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237
五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影响力及自身缺陷/245
第四章 欧盟的政治一体化/259
第一节 地区政策/259
一 地区政策目标和措施/259
二 2014~2020年预算期的地区政策/263
三 欧盟地区政策的效果/271
第二节 社会政策/273
一 欧盟社会政策的起源/273
二 欧盟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277
三 欧盟社会政策的其他目标/280
四 欧盟《社会宪章》问题/282
五 欧盟社会政策的融资工具/285
第三节 环境政策/289
一 欧盟环境政策的发展/289
二 欧盟环境政策的目标和内容/293
三 欧洲环境署的工作/301
第四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304
一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产生的背景/304
二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机构和外部安全构架/310
三 共同外交政策方针/318
四 欧洲自主防务政策/321
五 欧盟参与的维和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327
六 欧盟的邻国政策/328
七 欧盟对难民的救助/333
第五节 司法与警务合作/336
一 欧盟司法与警务合作的优先任务/336
二 欧盟司法与警务合作的相互承认原则/342
三 司法领域的相互协助/348
四 警务领域的相互协助/350
五 民事领域的司法合作/353
六 欧洲警察总署/358
第五章 欧盟的对外关系/363
第一节 欧盟与中国的关系/363
一 政治关系/363
二 科技文化和经济关系/371
三 中欧关系的发展趋势/379
第二节 欧盟与美国的关系/385
一 冷战时期的欧美关系/385
二 后冷战时期的欧美关系/389
三 伊拉克战争前后的欧美关系/395
四 欧美之间的经贸摩擦/399
五 特朗普时代的欧美关系/404
六 欧美关系的发展趋势/407
第三节 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411
一 欧盟与俄罗斯的伙伴与合作关系/411
二 欧俄关系在双方国际战略中的地位/415
三 欧俄关系中的冲突/419
第四节 欧盟与日本的关系/426
一 欧日关系的发展/426
二 欧日关系第三阶段特点/431
三 欧日在安全领域的合作/437
第五节 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关系/443
一 欧盟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层次的关系/443
二 对非加太国家的援助方式/448
三 欧盟对《洛美协定》《科托努协定》以外的发展中国家的援助/452
四 欧盟的中东政策及与巴、以的关系/454
参考文献/467
索引/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