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杜威经验论美学中的生态精神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
一,杜威哲学和美学的方法论中的生态思维。“自然”“人”“经验”和“价值”是杜威哲学的四个重要的基本范畴,而正是对这四个范畴的内涵,以及四者在经验存在中互融共生并展现为成长过程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基本精神,具有鲜明而深厚的生态哲学内容。在杜威的包罗万象而又无所不在的自然(宇宙)观念和关于自然连续性的论述中,蕴含着对自然世界的生态关联性、生态整体性、生态过程性和生态生成性(生态进化性)以及人的生态主体性的深刻感悟和深入阐述,从而展开了一种生态世界观的思维图景。在这个生态哲学的基础上,杜威实际上从两个层次提出了对世界和艺术进行生态思维的方法论思想。首层次是“经验的方法”。他从自然和经验的连续性说明了经验的认识功能的生态根源,论述了原始经验和反思经验这两种经验各自的作用和互动共生的相互关系,进而特别强调了对原始经验的反思探究方法对于探寻审美活动生态秘密的意义。第二个层次集中在艺术研究的方法上。他明确主张从“大地”到“山峰”,从日常经验到审美经验和艺术的“迂回”的方法,借此走出艺术的“象牙塔”,回归艺术与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方法中,杜威哲学中关于自然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生成(生长或成长)性的思想显示出对于认识艺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这样的方法明显贯穿着生态思维的性质。
二,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生态本性。杜威美学中关于艺术审美本体存在及其特性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独特性质和生态本性,从而树立了它的特殊的生态化美学的理论轴心。杜威把“一个经验”看作艺术的存在形态,他明确地指出艺术的普遍特性是自然就有的节奏,并进一步论述了节奏在审美中的能量组织机制。杜威的这一观点,是其经验论美学耀眼的亮点之一。这一被称为“生态动力学”的观点,从根本上突破了长期以来认识论美学的学理模式,并用动力说弥补了表现说的局限。通过对节奏的动力机制的深入揭示,这才真正切人了审美活动的生命本质和生态本性。中国和西方的美学早就有对审美的动力机制的感悟,特别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气韵”说更是把审美的这一生命特征提到了核心地位。考虑到西方美学源远流长的认识论传统和中国美学对“气韵”说至今没有充分重视的学术语境,杜威这一观点对于认识审美和艺术的本体特性,确立美学的学科独立性,可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被称为“美国的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杜威,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一起并列为20世纪世界三大哲学家。作为美国本土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威的哲学思想在20世纪20-30年代,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那就是以《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寻求》《人的问题》和《艺术及经验》等重要著作为主,对“经验的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学说进行系统阐述,并且以经验论的美学为其顶峰和最后完成。尽管后来由于分析哲学的涌入而一度遭遇冷淡,但是不久之后即走向了复兴之路,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而重新受到高度重视。爱默生、梭罗的自然主义思想都是杜威的理论资源,他们都保持了对自然的敬畏,杜威哲学美学的生态精神由此生长。
对于杜威经验论美学中的生态精神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杜威哲学和美学的方法论中的生态思维。“自然”“人”“经验”和“价值”是杜威哲学的四个最重要的基本范畴,而正是对这四个范畴的内涵,以及四者在经验存在中互融共生并展现为成长过程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基本精神,具有鲜明而深厚的生态哲学内容。在杜威的包罗万象而又无所不在的自然(宇宙)观念和关于自然连续性的论述中,蕴含着对自然世界的生态关联性、生态整体性、生态过程性和生态生成性(生态进化性)以及人的生态主体性的深刻感悟和深入阐述,从而展开了一种生态世界观的思维图景。在这个生态哲学的基础上,杜威实际上从两个层次提出了对世界和艺术进行生态思维的方法论思想。第一个层次是“经验的方法”。他从自然和经验的连续性说明了经验的认识功能的生态根源,论述了原始经验和反思经验这两种经验各自的作用和互动共生的相互关系,进而特别强调了对原始经验的反思探究方法对于探寻审美活动生态秘密的意义。第二个层次集中在艺术研究的方法上。他明确主张从“大地”到“山峰”,从日常经验到审美经验和艺术的“迂回”的方法,借此走出艺术的“象牙塔”,回归艺术与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方法中,杜威哲学中关于自然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生成(生长或成长)性的思想显示出对于认识艺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这样的方法明显贯穿着生态思维的性质。
第二,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生态本性。杜威美学中关于艺术审美本体存在及其特性的思想,深刻揭示了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独特性质和生态本性,从而树立了它的特殊的生态化美学的理论轴心。杜威把“一个经验”看作艺术的存在形态,他明确地指出艺术的普遍特性是自然就有的节奏,并进一步论述了节奏在审美中的能量组织机制。杜威的这一观点,是其经验论美学最耀眼的亮点之一。这一被称为“生态动力学”的观点,从根本上突破了长期以来认识论美学的学理模式,并用动力说弥补了表现说的局限。通过对节奏的动力机制的深入揭示,这才真正切人了审美活动的生命本质和生态本性。中国和西方的美学早就有对审美的动力机制的感悟,特别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气韵”说更是把审美的这一生命特征提到了核心地位。考虑到西方美学源远流长的认识论传统和中国美学对“气韵”说至今没有充分重视的学术语境,杜威这一观点对于认识审美和艺术的本体特性,确立美学的学科独立性,可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艾莲,女,1973年6月出生,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多年来在生态批评方面着力多,先后发表21篇相关论文,8篇为CSSCI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一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全文转载,一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4年,《杜威“经验论”美学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理建构价值研究》系列论文获得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219-1)。2016年,承担了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杜威经验论美学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理建构价值研究》(SC168058)。
第一编 哲学和美学方法中的生态思维
第一章 经验存在:杜威经验论美学生态意蕴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作为世界总体存在并在连续性的运动中发展生成的自然
第二节 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在行动中运用智慧探究成长的人
第三节 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生成并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经验
第四节 有效地指导人的行动以推动自然和人发展的效用价值
第五节 在经验与人和自然的有机整体关系中探究和实现成长的价值
第二章 反思探究:杜威的“经验方法”对于美学研究生态学化的意义
第一节 经验与自然相连续的生态本性是其成为探究方法的根源
第二节 原始经验和反思经验的相互作用是使探究深化和扩展的关键
第三节 原始经验的原始性和最后性决定了它对探究过程的生态意义
第四节 对审美经验的探究必须坚持经验法内在的生态思维精神
第三章 回归大地:杜威艺术美学方法论的生态精神
第一节 从活的生物的生态关系考察艺术审美的根源
第二节 从大地去理解山峰才能找到山峰的根基
第三节 从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性看待世界和事物
第四节 连续性原则和情境观念对系统生成性的重视
第二编 艺术审美本体存在的生态本性
第四章 返本归真: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中的生态思维
第一节 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之间的连续性
第二节 回归审美经验本来的动态的和生命整体的生态真实
第三节 从想象性阐释审美经验的整体性和理想趋向的生成机能
第四节 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对审美经验的具有表现意义的再现
第五章 节奏揭秘:杜威艺术审美本体特性论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生成性作为“一个经验”具有审美性质的生态基础
第二节 艺术审美形式及其表现性在经验中形成的生态内涵
第三节 表现与能量融于一体的节奏是艺术的共同模式
第六章 生命意象:杜威经验论美学形式表现说的生态生成观念
第一节 冲动在对立中的表现性动作通过形式构建生命意象
第二节 艺术作品本身是被形式改造成审美实质的质料
第三节 杜威审美表现形式说的生态意蕴对美学建设的意义
第七章 能量组织:杜威经验论美学节奏说的生态动力学
第一节 节奏作为生命特征直接生成一个经验的动力性质
第二节 节奏的自然本源及其作为普遍存在模式的生态本质
第三节 能量组织通过累积性进步生成完满的审美整体
第四节 认识节奏的能量组织作用对于美学生态化转型的意义
第八章 自然情感:杜威美学对审美意味表现的生态寻根
第一节 杜威经验论美学关于自然本来的情感意味的论述
第二节 “精神物理”概念揭示了自然情感意味是客观的关系质
第三节 “自然情感”的存在与审美情感表现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 从“自然情感”说对西方美学中诸种“表现”说的批评
……
第三编 审美存在形态论
第四编 艺术审美活动中人的生态存在
第五编 艺术审美活动价值的生态内涵
第六编 艺术审美活动功能的生态意义
第七编 艺术审美社会功能的生态展开第一编哲学和美学方法中的生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