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分两个层次来进行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一层次,在界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范围及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SWOT分析方法以及网络和系统分析方法等,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产业集群兴衰的挖掘,论述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概述,指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依据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原则,构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冉庆国,男,1971年生,黑龙江省巴彦县人,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多个省部级科研课题,先后在《学习与探索》《商业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 小结
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战略选择
3.1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3.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3.4 小结
4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制
4.1 网络关系的发育状况决定产业集群的兴衰
4.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4.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4.4 小结
5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概述
5.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
5.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5.4 小结
6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6.1 基于小城镇建设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6.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6.3 基于龙头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6.4 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6.5 小结
7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提高集群应变能力
7.2 加强产业集群内外网络建设
7.3 加强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建设
7.4 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7.5 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7.6 小结
8 黑龙江省奶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8.1 黑龙江省奶业集群发展状况
8.2 加强黑龙江省奶业集群的网络联系
8.3 构建黑龙江省奶业集群创新系统
8.4 小结
9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9.1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9.2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组合
9.3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支持体系
9.4 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9.5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