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市场上市操作与案例》内容简介:在经济科学中,金融学无疑是最显赫的富矿,而以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主旨的投资银行学,则是其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然而这门学科引进中国不过十年时间,其华丽的外表、复杂的内涵,至今让人难识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学者去不断挖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投资银行学在理论上研究投资学、公司财务、资本市场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学科;在业务上,投资银行学研究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并购重组、信托投资基金、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内容;在方法上,投资银行学运用各种经济计量与统计分析、经济与财务分析、比较分析等复杂手段。可以说,投资银行学是创新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专业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典型知识领域。
《创业板市场上市操作与案例》:北大投资银行学丛书
在经济科学中,金融学无疑是最显赫的富矿,而以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主旨的投资银行学,则是其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然而这门学科引进中国不过十年时间,其华丽的外表、复杂的内涵,至今让人难识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学者去不断挖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投资银行学在理论上研究投资学、公司财务、资本市场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学科;在业务上,投资银行学研究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并购重组、信托投资基金、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内容;在方法上,投资银行学运用各种经济计量与统计分析、经济与财务分析、比较分析等复杂手段。可以说,投资银行学是创新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专业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典型知识领域。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15年的发展历程,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什么是“渐进式”?坊间有很多描述和总结。在我的眼里,就是利益格局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发展的过程,即在对现有的利益格局不满意的情形下,作出某些资本市场的“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获得者自然要维护这个利益格局,因此维护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但由于此格局的发展充满矛盾和变化,暂时平衡的格局又自我演化出越来越多的不平衡因素,新格局又被越来越多的不满动机所突破,从而又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形成新的利益格局。
何小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早年曾到农村插队,也曾做过中学教师和某市机关干部。1978年初作为文革后第一届考生,从粤北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北大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后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1986年和1993年。两次赴香港亲历亲为资本市场的研究和运作,先后达7年;1991年作为惟一的外聘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一家投资基金——淄博基金的筹备和组建工作;1992年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常务编委,推动了中国第一本证券年鉴的产生;1993年,作为发行总顾问代表,参加了“三亚地产投资券”的策划、发行和上市工作,这是中国第一个地产投资证券(类REITs)品种;1994年,作为责任人。完成国内某银行不良资产在香港的“借壳上市”项目,为国内首次成功的案例;1995年,作为主要顾问,成功为新乡电厂的TOT项目海外投资方组织银团贷款9亿元;作为某科技公司董事局主席,成功推动其于2001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创下当年上市首日上涨最高(170%)的记录。在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之后,1998年重返北京大学任教,开设投资银行学、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等课程。荣获北京大学2004杨芙清主阳元院士优秀教学科研奖,被北大经济学院学生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2005)。曾在《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学术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是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学,特别是创建了投资银行学和资本市场理论的“新体系”,是“广义资产证券化理论”的创始人。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投资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资本市场运作教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奥运金融工程》(同心出版社,2004),《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等。
李敏波,贵州遵义人。2000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2003~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在《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及《建筑经济》等杂志发表学术文章多篇。现就职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焦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固定收益证券,资产定价。曾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担任助教多年,在学期间发表和翻译多篇文章。目前就职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从事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第一章 创业板简介
1.创业板的历史
【1】海外创业板发展概况
【2】国内创业板发展概况
2.创业板与中小板的区别
【1】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特点
【2】创业板企业的选择范围
【3】中小企业在选择创业板和中小板时所需
考虑的因素
3.推出创业板的意义
【1】助推创新型企业发展
【2】丰富投资渠道,推动技术创新
【3】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第二章 创业板市场上市
1.创业板上市制度
【1】上市审核制度
【2】保荐人制度
2.创业板上市条件
【1】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条件
【2】香港创业板上市条件
【3】中国内地创业板上市条件
3.创业板上市流程
【1】保荐机构和承销商选择
【2】组建IPO小组
【3】尽职调查
【4】制定重组方案和发行方案
【5】编制募股文件与申请股票发行
【6】上市申请
【7】路演
【8】定价
【9】发行上市
【10】上市后维护
第三章 创业板市场交易规则
1.交易所市场交易规则
【1】交易规则的作用
【2】交易规则框架
2.创业板市场特点
【1】创业板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
【2】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性
【3】创业板市场股票构成的多样化
3.价格形成机制选择
【1】做市商制度特点
【2】竞价交易制度特点
【3】混合交易制度
【4】创业板交易制度选择
4.我国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交易制度
【1】一般类股票交易制度
【2】二类股票交易制度
5.香港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
【1】香港创业板市场交易规则
【2】香港创业板市场做市商
【3】交易委托方式
【4】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稳定措施
【5】香港创业板市场对信用交易的规定
6.中国创业板市场将采用的交易规则
【1】交易市场
【2】证券买卖
【3】其他交易事项
【4】交易信息
【5】交易异常情况
第四章 创业板市场风险与信息披露
1.创业板市场风险
【1】创业板市场启动前期风险
【2】创业板市场中长期风险
【3】创业板对于投资者的风险
2.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
【1】信息披露制度
【2】香港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3】中国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要求
3.创业板市场风险防范
【1】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2】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
【3】严格上市保荐制度
【4】主要股东出售股权的限制
【5】必须有明显的风险投资警告
【6】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7】抑制小额散户投资,大力培育风险投资机构
【8】责任制度的完善
第五章 创业板市场退市
1.退市制度存在原因
【1】是提升证券市场信誉,建立多层次市场的需要
【2】是规范上市公司运作的需要
【3】是实现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
……
第六章 创业板市场上市程序与案例
附录
后记
插图:
第一,市场自发形成背景明显。纳斯达克的设立和运作,是市场内在需求和自发演进的产物。该市场诞生在美国科技迅速发展的上个世纪70年代,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大环境使得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为纳斯达克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而纳斯达克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由此形成了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在亚洲,日本1976年成立柜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建立自动报价系统,1991年日本加斯达克形成,其发展也是市场自发演进的结果。
第二,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快,但市值规模较小。纳斯达克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伦敦证券交易所1980年设立了未挂牌证券市场(USM,Unlisted Securities Malket),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每一家欧洲的证券交易所都设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日本的加斯达克、新加坡的西斯达克、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相继成立。由于较多创业板市场大幅度降低了上市门槛,大量中小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很快,1990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家数已经超过4000家。但是,此阶段创业板的市值规模仍较小。例如:1990年纳斯达克总市值为3108亿美元,而同期纽交所总市值高达2.7万亿美元。
第三,多数处于主板市场的从属地位。在这一阶段,多数创业板被视为主板市场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有的更是要求在创业板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必须转到主板市场,如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澳大利亚第二板市场就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一旦超过2000万澳元就必须申请转移到主板市场上市。在澳大利亚第二板市场运行期间,前后有473家公司上市,其中232家陆续转移到了主板市场,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9%。而继续留下来的则是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的公司,市场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企业和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了信心,该市场在1992年不得不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