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一、二讲为总论,揭示了中西文化的起源、文化基本精神(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之不同。第三讲至十三讲为分论,具体讨论了中西方在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文学与艺术文化、建筑文化、社会习俗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的共性与区别。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开阔,观点新颖,体例独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用于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的文化比较课程教材,也是适应广大社会青年业余阅读的普及性通俗读物。
《中西文化比较》是“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丛书”中的分册。该书是向非学术型、非文化比较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学生及广大社会青年介绍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的普及性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全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体例独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用于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的文化比较课程教材,也是适应广大社会青年业余阅读的普及性通俗读物。
第一讲 河生与海育——中西文化起源比较
一、经济初态: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
二、政治初态:臣民家国与公民城邦
三、文化初态:阴阳思维与因果思维
第二讲 “和合”与“分争”——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群己合一与人我二分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身心合一与灵肉二分情理合一与情理二分
第三讲 悟性与智性——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一、语言性质:悟性与智性
二、语言特征:重义与重法
三、语言结构:形合与意合
四、修辞特点:模糊与精确
五、语句结构:宽式与严式
第四讲 今生与来世——中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一、宗教教主:得道高人与先天真神
二、宗教内容:祖先崇拜与灵魂皈依
三、宗教心理:敬畏祈福与罪感救赎
四、宗教伦理:世俗道德与超越精神
第五讲 重“术”与重“学”——中西科教文化比较
一、知识价值:实用与思辨
二、认识途径:直觉与逻辑
三、教育制度:求善与求真
第六讲 集权与分权——中西政治文化比较
一、政治思维的尚一趋同与发散多元
二、政治制度:专制集权与制衡分权
三、政治人格:家国臣民与城邦公民
四、政治学术:治国谋略与政体研究
第七讲 “义务”与“权利”——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一、价值取向:和谐与正义
二、法理观念:法自然与自然法
三、法理精神:人治与法治
四、法理本位:义务与权利
五、法律属性:公法与私法
六、法理信仰:伦理化和宗教性
第八讲 “抒情”与“叙事”——中西文学比较
一、文学源头:咏诗与史诗
二、文学起源:物感与模仿
三、文学特征:抒情与叙事
四、文学审美:“空灵”与“追寻”
第九讲 写意与写实——中西艺术比较
一、审美理想:善美与真美
二、艺术特征——写意与写实
三、艺术目标:传神与逼真
四、艺术风格——中和与激扬
第十讲 人和与神和——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一、建筑形制——稳定与变革
二、建筑审美——人和与神和
三、建筑材料——土木与石头
四、建筑结构——群体与单体
五、建筑地位——技匠与科学
第十一讲 世俗与宗教——中西社会习俗文化比较
一、觐礼:下跪与曲膝
二、婚礼:红色与白色
三、葬礼:厚葬与薄葬
四、节日:人节与鬼节
第十二讲 中西服装文化比较——宽衣与紧服
一、服装形制——保守稳定与开放创新
二、审美情趣:重意轻形与重形轻意
三、艺术风格:强调神韵与突出人体
四、造型装饰:和谐简约与失衡铺陈
第十三讲 美昧与营养——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一、饮食追求——美味与营养
二、饮食结构——五谷与肉类
三、饮食方式——和食与分餐
四、饮食餐具——筷子与刀叉
五、餐桌礼仪——敬长与尊女
六、烹饪方式——“艺术”与“科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