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2年清帝退位,到1928年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十六年期间的这段历史,由北洋军阀集团组成的政府掌控中国政坛,史学家将其称之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政局变幻动荡,各派力量争权夺利,总理人选更换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国计民生丢一旁。《北洋政府二十九位总理实录》重点介绍了北洋政府时期的历任国务总理二十九位,他们分别是:唐绍仪、陆征祥、赵秉钧、段祺瑞、熊希龄、孙宝琦、徐世昌、伍廷芳、李经羲、汪大燮、王士珍、钱能训、龚心湛、靳云鹏、萨镇冰、颜惠庆、梁士诒、周自齐、王宠惠、王正廷、张绍曾、高凌霨、顾维钧、黄郛、许世英、贾德耀、胡惟德、杜锡珪、潘复。《北洋政府二十九位总理实录》共计二十九篇,每人一篇,详略得当地叙述了二十九位北洋政府总理的生平。二十九人中不乏声名显赫者,也有鲜为人知籍籍无名者,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尽量向读者展现他们原本的风貌,还原这一历史时期的原汁原味,并对他们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尽量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中国国民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亦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它的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而后分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并于1924年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又叫做“中央党部”,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常务委员组成,并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自1924年中国国民党成立以来,直到1949年败逃台湾,它一共产生了80余位中常委,他们对近现代的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总数应为198人,实际与会代表165人。这次大会选任了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三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1926年1月1日至26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代表总数为256人。1926年1月22日至25日,国民党召开二届一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有汪精卫、谭延闿、胡汉民、蒋介石、林伯渠、谭平山、杨匏安、陈公博、甘乃光。1927年3月11日,国民党召开三中全会,又选任了汪精卫、谭延闿、蒋介石、孙科、顾孟余、谭平山、陈公博、徐谦、吴玉章为中常委。1928年2月7日,四中全会推举了戴季陶、丁惟汾、于右任、谭延闿和蒋介石为中常委。
1929年3月15日至28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共247人。1929年3月28日至4月8日,国民党召开三届一中全会,选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蒋介石、胡汉民、谭延闿、孙科、戴季陶、于右任、丁惟汾、陈果夫、叶楚伧。
1931年11月12日至23日,国民党蒋介石一派在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共381人。而陈济棠和孙科、汪精卫分别在广州和上海也开了四大。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长职,宣布下野。12月22日至29日,南京、广州、上海三方国民党中执、中监委员共109人,在南京联合召开四届一中全会,宣布党的统一,另外改选中央领导机构,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叶楚伧、居正、顾孟余、孙科、陈果夫、于右任当选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35年11月12日至22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405人。这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一次党代会。1935年12月2日至7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胡汉民和副主席蒋介石。常务委员则有胡汉民、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丁惟汾、叶楚伧、孔祥熙、邹鲁、陈果夫。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272人。4月6日至8日,国民党召开五届四中全会。选举党的新的领导机构,实施总裁制。这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首都南京沦陷后的一次党代会。大会选出总裁蒋介石,副总裁汪精卫以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丁惟汾、居正、于右任、戴季陶、孔祥熙、孙科、阎锡山、冯玉祥、叶楚伧、邹鲁、陈果夫、何应钦、李文范、白崇禧、陈公博。1939年11月12日至2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六中全会。选举党的新的领导机构。这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此时,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等已投敌叛国,当了汉奸。于是大会重新选举领导机构,选出总裁蒋介石,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法勤、丁惟汾、邹鲁、孔祥熙、冯玉祥、阎锡山、陈果夫、李文范、何应钦、白崇禧、陈济棠、陈树人、张厉生、王泉笙、邓家彦。
1945年5月5日至2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579人。1945年5月28日至31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领导机构。蒋介石仍是总裁,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则有20人:戴季陶、于右任、邹鲁、李文范、陈布雷、程潜、张治中、吴铁城、宋子文、何应钦、潘公展、朱家骅、张厉生、陈果夫、丁惟汾、段锡朋、张道藩、冯玉祥、叶楚伧、陈济棠、居正、孙科、陈立夫、陈诚、白崇禧。1946年3月16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二中全会,改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总裁蒋介石,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共36人,分别是于右任、孙科、戴季陶、居正、陈果夫、陈诚、白崇禧、邹鲁、何应钦、梁寒操、宋庆龄、陈立夫、朱家骅、吴铁城、贺衷寒、谷正纲、张道藩、张治中、李文范、宋子文、段锡朋、刘建群、丁惟汾、潘公展、朱霁青、萧同兹、赖琏、陈布雷、田昆山、萧铮、白云梯、王启江、麦斯武德、邓文仪、宋美龄(后辞职,柳克述补)。1947年3月24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总裁为蒋介石,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为孙科、陈果夫、于右任、邹鲁、赖琏、李文范、张群、钱大钧、康泽、谷正纲、柳克述、李宗黄。1947年9月13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四中全会,选举蒋介石为总裁,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56人,即丁惟汾、居正、于右任、朱霁青、李文范、麦斯武德、邹鲁、马超俊、吴铁城、李宗黄、戴季陶、张群、张治中、陈布雷、宋庆龄、朱家骅、田昆山、白云梯、孙科、陈果夫、宋子文、白崇禧、钱大钧、潘公展、萧同兹、范予遂、梁寒操、陈诚、段锡朋、张道藩、张厉生、陈立夫、贺衷寒、何应钦、谷正纲、王启江、赖琏、刘建群、萧铮、柳克述、邓文仪、康泽、吴忠信、何浩若、张其昀、蒋经国、袁守谦、黄少谷、何联奎、倪文亚、赵仲容、汤如炎、郑彦棻、李蒸、程思远、黄宇人。
以上的国民党的中常委,便是本书的主人公。本书通过对他们人生经历的描写,特别是他们担任国民党中常委期间的作为,希望能给予读者启发。
陈立媛,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民国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书有《八年抗战的内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