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舟:从“兰渚芳洲”到“负任方舟”》作者阎焱,是于方舟的曾外孙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在这部书里……再现了于方舟组建天津共产党、开展学生运动、领导农民暴动等重要革命活动的历史事迹,刻画了于方舟‘以己为舟济苍生’的责任和担当,展示了于方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浩然正气与活的灵魂。”回顾这些历史,此书不仅是烈士三代后人的积淀,更是南开大学三代师生之间的传承。
本报记者陈建强本报通讯员马超
“数朵仙凤开欲笑,几篇古籍读将殁。窗明几净思多快,国破民悬意转烦。”1922年秋日的南开园中,一名青年白衣胜雪、眉心紧蹙,带着一颗因“国破民悬”而难以平静的心,他提笔写下了这首《静读》。这名青年就是于方舟。
22岁那年于方舟考入南开大学文科,在这里,他为救国救民而求学求索,6年后的1928年1月14日,未满28岁的于方舟英勇就义。他以抛头颅、洒鲜血的坚定与悲壮,践行“以己为舟济苍生”的誓言,成为南开大学创立以后第一位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
时至今日,在南开大学风景秀美的马蹄湖畔,于方舟烈士雕像巍然矗立,这座雕像是1984年南开大学建校65周年之时建造。在五四运动爆发99周年暨于方舟烈士牺牲9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此组织了一次“校史教育党性实践”活动。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00年生于直隶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宁河区,五四运动爆发,一直关注着祖国和人民命运的于方舟深感无法‘静读’,于是义无反顾投身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洪流……”望着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历史学院梁金老师为同学们深情讲述着于方舟烈士的感人事迹。
1919年秋,于方舟考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校,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后,于方舟被选为天津市学联评议会的委员,随后他组织“新生社”,出版《新生》杂志,与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一起,为团结天津进步青年、传播革命真理共同开展斗争。1922年于方舟考入南开大学文科,翌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洪流之中,于方舟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发动群众投入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组织领导天津工人大罢工,成立天津各界联合会,发表爱国演讲,创办《工人小报》和《救国报》……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将自己的名字于兰渚改为于方舟,誓做‘渡人之舟’……”
在五卅运动中,于方舟领导了天津工人的罢工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事业的发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于方舟以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身份领导了冀东第二次玉田暴动。10月底暴动失败,他率部突围时不幸被俘。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28年1月14日,于方舟被敌人枪杀在玉田城南门外……
于方舟烈士的曾外孙女、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阎焱每次驻足于此,都不禁感慨万分。她和父亲阎晓明不久前共同完成了于方舟烈士的传记《从“兰渚芳洲”到“负任方舟”》,眼下正在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收集整理史料,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再次诠释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她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让后人读懂先烈的情怀,读懂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共产党人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把曾外祖父的故事和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阎焱,天津人,于方舟曾外孙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曾发表《中共四大与近代以来的革命运动——大革命运动的天津样本与社会学解读》《孙中山北上莅津与天津国民会议运动的兴起》《电视系列片<中国航标史话>的社会学视野》《为有牺牲多壮志——缅怀我的曾外祖父于方舟》《于方舟与孙中山》《用英语讲述天津相声茶馆的故事》等文章。
引子
一个萦绕心中的难解之谜:
他们为何选择壮烈的牺牲?
第一章 芦海扬帆
1.故居,那乡思乡愁中的集体记忆
2.看不见大海的海岸
3.悯人之籽
4.并肩耸立两雕像
第二章 九河萦愁
1.大水
2.“背黑暗而向光明”
3.《庚子燹余记》
4.气节:“节义忠勇皆出一家”
5.诗之外与中
6.《租界竹枝词》
第三章 仰天长啸
1.誓要洗清民族的耻辱
2.国耻日
3.《“五四”竹枝词》
4.“罢工工人桥上走”
5.“不买日货救国家”
第四章 铃阁新生
1.从《邓颖超书信选集·致于文郁》说起
2.百叶窗后的秘密
3.为着民族的彻底觉悟与新生
4.“情殇双麟”之谜
第五章 铁窗书舍
1.《建党伟业》中的于方舟
2.《革命烈士诗抄》中的于方舟
3.《警厅拘留记》中的于方舟
4.绝食
5.“红日透监棂,满眼光明”
6.《检厅日录》与“铁窗书舍”
7.历史的审判
第六章 大地之子
1.一个向往和呼唤人人平等的诗意村名
2.“不谈改革则已,谈也,必自农村始”
3.“不谋进步则已,谋也,必自农民始”
第七章 南开秘事
1.“爱国不忘求学”:化名考南开
2.“求学不忘爱国”:神圣祖产岂容他人染指霸持
3.罗章龙珍藏的一份名单
4.入党介绍人——李大钊
5.四牌楼·六朝松·梅庵
……
第八章 羊城春早
第九章 方舟负任
第十章 劳工神圣
第十一章 上书中山
第十二章 力量之源
第十三章 血的洗礼
第十四章 挥笔厉兵
第十五章 大沽口殇
第十六章 燕赵悲歌
第十七章 巍然浩气
第十八章 河山带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