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保定为样本,透过对辖域内具体的城市、企业、项目的讲述和分析,以案例切入立论,从城市、产业、社会、历史、文化的多重维度,讲述一个城市在国家战略机遇期内,对于区域协同创新、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城市综合性变革的求索。希望通过对一座城市的解读,讲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两大国家战略在落地中的价值与逻辑,并借以表达对一个春笋林立的大变革时代的敬意。
序言 以未来引领现在
人们常常用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赞美一个地方,河北保定就是这样一方让人依恋的热土。2.2万多平方公里有山有水的土地,1100多万淳朴勤劳的人民,曾经辉煌,也有过落寞。现在的保定正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插上腾飞的翅膀。
保定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元朝大都设在北京,始造城设保定路,把保定作为它的南大门,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明朝建保定府,清设直隶总督署。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时至“文革”初期,原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保定,经历了“省会搬迁”的一波三折之后,逐渐与京、津、石拉开了差距。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保定被纳入“中部核心功能区”,列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明确提出“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一个全新的保定正在迈着昂扬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明代出版的《保定府志》上说:“天地之气,其会也有时;山川之灵,其发也有机。”可以说,当前的保定,天时地利人和,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黄金时点。
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阵地最前沿”的保定,始终瞄准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秉承“来到保定,一切搞定”的理念,积极对接京津,谋求共赢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激活创新基因,推动协同发展,成效开始显现。特别是随着津保客专的开通运营,京津保“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拉近了保定与京津的时空距离;保定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和更名顺利完成,市区面积由原312平方公里增至2531平方公里,一个真正的“大保定”跃然眼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产生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裂变效应、蝴蝶效应,“保定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协同发展的典范;深(圳)保(定)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创基地,打造京津冀产城融合示范区,保定桥头堡地位更加凸显;冀欧国际班列顺利开通,廊涿、固保城际铁路项目即将开工,太行山高速项目征迁全面启动,保(定)—五(台山)—忻(州)铁路加力推进,保定正成为京津冀重要交通枢纽;河北省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保定“涞涞易”举办,“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大美初现,一个崭新、开放、生态的新保定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保定的崛起,从根本上讲要靠创新驱动,关键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肩负着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我国参与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大历史使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更好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的发展要靠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创新驱动已经成为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牢牢把握住保定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咬定创新不放松,以建设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为契机,不仅承载科技创新的“试验田”,而且担当科技创新的“推进器”,通过采取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激励、营造环境等多项举措,持续不断发力推动。试看今天的保定,创新春风润古城,改革之花遍地开,协同发展之“水”,正淌过科技创新之“渠”,流入人民共享成果之“田”。
“集众思以建真言,汇众智以谋良策。”建设智库,借助“外脑”,是提升决策水平的科学之举。方塘智库自2015年与我市开展战略合作以来,一年多时间他们几乎走遍保定的所有市县和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成果颇丰。作为具备新理念、新视角、新媒体的民间智库,方塘智库队伍年轻,活力十足,思维敏锐,分析深刻,见解客观,传播广泛。方塘智库编纂的《重新发现保定》一书,多角度、深维度发现保定、审视保定,是在广泛调研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保定的协同发展、产业转型、扶贫开发、县域经济、项目建设、文旅资源等方面的利与益、谋与策,对助推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具有很好的镜鉴作用。我觉得保定的建设者、关注者可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定能引发思考、受到启迪、大有裨益。
经纬时空下的千年保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瞄准未来,抓住现在,重新审视保定,努力建设保定,以未来引领现在,以现在成就未来!
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誉峰
2016年9月
自 序
(一)
与保定结缘是在2015年8月。
一年前的那时,津保铁路尚未通车,《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前夕,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那一段时间,我的关注点和研究重心也都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尽管是河北人,实际上我当时对保定知之甚少。有一次在查阅与保定相关的经济数据资料时,我发现保定与天津产业链条互补,地缘相近,隐约觉得北京不是保定发展的唯一方向,还应加强与天津的合作和对接,并借天津自贸区之势让更多企业瞄向海外,开启城市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经过更深入的纸面上的研究后,文章在方塘智库发表,除获得《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财经》等媒体关注外,也得到保定市政府的重视,不久之后受邀赴保定调研,也由此开始了这一年对这座备受关注的畿辅之城的持续走访和研究。
当真正通过自己的足迹踏访一个城市的土地,以自己的眼睛审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时,获得的资料与信息远非网络上的公开资料所能比的。此时我也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对一个城市的观察,更是一次可以更深刻了解变革时期中国的难得机会,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所以,在这一年里超过90天的实地走访中,我以学生之心,走近政府官员、当地学者、企业家、个体工商户、企业员工,乃至田间地头的农民朋友,走访了保定十余个市区县,十余个政府部门,近百家企业,以及数十个涉及能源、制造业、商贸物流、旅游等不同领域的项目。幸运的是,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最大限度上满足了我对于这座城市的好奇之心,解答了我的疑问。
对于走访和调研,我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以自己有限的学识和能力为这座正在蓬勃成长的城市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落地的建议,比如产业的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具有带动性的大项目的设计,这对于很多正在着手重塑、升级产业的区县尤为重要;二是希望更深入挖掘这座城市在区域、产业、投资、文化上的价值,并将其推介给外界,为这座城市与更多外部要素连接,乃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除此之外,我在调研和写作中还带着一颗很重的“私心”:希望借这次深入研究的宝贵机会,通过获取的第一手鲜活资料,验证、修正此前长期以来对于区域、城市、乡村、产业的一些思考和判断,这也是对我个人而言最让人兴奋的事情。所幸,保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愿望。
(二)
经过一年的调研和写作,有了这本书。
从成书的背景讲,我所观察的对象——保定,正在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并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共同构成新政经周期下中国三大区域性战略,这些战略未来将深刻影响中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成效,也将重塑中国的区域格局。其所覆盖的城市对于战略的执行和利用效果,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的未来。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趋大的背景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但凡能够切身感受到此种压力的,都在主动求变,借此闯过大浪淘沙的下行周期,进而找到新的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注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新的渠道。对于城市而言,是将目光聚焦在对既有产业的改造、新业态的培育、新要素的连接,以及新的治理方式的探索上。而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逐渐增强,求新虽然道阻且长,却已有了成长的土壤。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激荡的时代背景,我们看到,保定这座曾经闪耀于中国明清政经舞台,又历经多舛之命途的城市,正在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价值潜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山河不仅打造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而且为新业态、新投资领域的开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一大批务实求新的企业家不仅让保定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而且为城市在更大范围内连接外部要素实现升级带来了可能;此外,传承下来的诸多特色产业让县域避免了中国县域普遍面临的空心化之忧,同时大交通网络和互联网,为这些区域成为细分领域的国际性“微中心”城市描绘了一张极具想象空间的图景。
从外部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创新驱动战略一方面为保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让这座长期默默无闻的城市得到了更多外界的关注。另一方面,保定在近两年中,通过对包括京津在内的全球范围高端要素的积极对接和吸纳,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努力改善,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刻意培育,以及通过使用政策和经济手段将这些外部红利作用到对企业、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优化上,展现出对国家战略极强的敏感性和执行、利用能力。由此,对保定的重新发现与再思考的价值便不在保定一隅,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未来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
(三)
那么,这些观察和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呢?
实际上,在本书写作之前,我曾试图通过综合统筹收集到的案例和素材,将其嵌入一个整体逻辑中的方法,来完成透过一座城市实现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变革的宏大叙事,但仔细琢磨之后,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
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略显碎片化、个体化的方式,通过对具有样本价值的案例的剥茧抽丝,分析其机会与利好、优势与瓶颈、收益与风险,阐释案例中经济行为的决策逻辑,进而发现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变革中所呈现的新的可能,从而希望为转型中的城市和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镜鉴。
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呢?
举个例子。在我参加的许多经济研讨会、论坛和沙龙中,时常可以听到台上的嘉宾说中国的企业家要勇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困境。这些人中既有官员和学者,也有企业的决策者。这时我常想,尽管台上这样讲,但创新过程中的个中滋味,也只有这些企业家自知吧。
对于一个面临市场压力的企业而言,通过在技术、生产、流通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突破和改革来建立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固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创新的背后,往往是在人才结构、资金链、政策等诸多方面存在限制创新的天花板,以及因为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稳定的行业趋势、失调的投资结构导致的极大的创新风险。
我曾遇到一个传统行业的大型民营企业老板,面对愈加微薄的企业利润,他曾想通过生产技术改造、电子商务、互联网品牌营销来扭转困局,但尝试后反而让企业陷入了生死困境,于是不得不放弃,转而采取更严苛的压缩成本的方式来维持利润率。最后他讲:“我们不是没有创新意识,只是承担不起创新成本和风险,维持不变或许能够熬到行业转暖的那一天,而很多企业创着创着就把自己创死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创新困境。
企业如此,城市亦然。比如,外界在凶猛批判中国城市通过土地财政和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进行粗放的城镇化时,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许多资源匮乏、财政薄弱、产业空心化的城市中,贱卖土地可能是唯一能与外界要素连接的方式了。
上述例子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复杂性。城市、企业遇到的困境,有些是共性问题,有些则是区域、行业的个性问题,有些是经济层面的,还有很多来自体制和社会的深层问题。在我看来,至少目前很难有一个方法论可以成为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通路”,只有基于对中国经济复杂性更深刻的洞察,才有可能降低转型之路的试错成本。所以,样本化的调查和分析可能是一种比较笨的办法,但也可能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
研究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智库从业者,调研中必然要面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咨询。
就我的经历而言,时常遇到的尴尬情况是,建议很难落地:受政策、制度、资金、周期、人力等诸多因素所限,一个宏大的系统解决方案往往因为一开始逻辑预设的误判就沦为废纸。但更痛苦的是,随着信息和材料收集逐渐完整,最后智库从业者会和咨询方一起陷入迷茫。我想,这可能也是很多提供智力产品的工作者都曾有过的经历吧。
这样的经历使我越发意识到,在从研究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更宏大的视野,避免在单一逻辑中陷入误区;另一方面要更深入认识问题的复杂性,调查问题的限制性因素,避免信息缺失导致的纸上谈兵。
在这本书中,我们提出了“县域经济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乡村价值的变迁将重塑中国城镇化进程”“协同创新不是招商引资的狂欢”等宏观命题,但也同时注重研究,在中国特殊的改革环境中,如何基于不同区域的情况和特点,将时代和国家战略赋予的红利转变为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动力。这也是方塘智库一直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从云端思考战略,在人间提出策略。
庆幸的是,在保定的调研与写作再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践行价值理念的机会:如前文所述,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使我们有机会借由一座城市来审视这个国家战略的价值与未来。另外,作为一个经历了坎坷发展之路的古城,其正在经历的很多困难也恰恰是中国经济转型之复杂的鲜明隐喻。
当然,一年的观察和思考很难讲清一座城市,更难阐明变革中国的逻辑。求解之路恰似驱车穿行茫茫草原:看似羊肠小路无数,却需要自求通途。成书仓促,其中难免诸多谬误,恳请读者师友辛苦指正。
这是方塘智库“城市中国丛书”的第三本,谨以此抛砖引玉,望为中国经济研究尽微末之力。
张五明,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曾供于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凤凰网。重点从事城市发展战略、区域价值、产业转型升级、文旅投资运营、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研究。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后,其发表的多篇战略性文章被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并广泛接受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日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环球时报》(海外版)等国内外大型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