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明而道中庸 四书的思想世界》收集了海内外知名学者关于四书研究的新成果,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四书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做了深入考察,对四书学的发展演变做了认真梳理,尤其对四书的价值观做了重点阐发,揭示了四书所代表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世界。
序
儒家《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作为一套代表古典儒学经典的书,是北宋二程提出的理念。但真正把《大学》与《中庸》从《礼记》中抽引出来,独立成篇, 并把《四书》形成概念上的一体,代表孔孟学派的正统思想而有经典或经学的含义,应是朱子的功劳。朱子之后,才有元明清三代的所谓《四书》学的理解与传承。这里我们面临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何以《四书》被集合为古典儒家的代表?二是此一代表的真正含义与精神何在?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儒学自孔子提出以后,一定有一个历史的发展与继承的线索。孔子的弟子很多,但真正继承开发与彰显孔子思想的弟子有哪些,他们是谁?我们也要问他们如何继承?如何开发?如何彰显?这里有一个比照与印证的重要工作,需要进行历史与出土文物考证来建立真实的历史关系。从《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中,我们知道颜回等人,至北宋二程传言曾子作《大学》,而我们看到《孔子世家》记载子思作《中庸》,孟子自然是《孟子》一书的作者。因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的思想有一个实际发展的历史过程。《四书》概念的形成因之反映了一个先秦儒家思想(不只是德行、政事与文学) 建立的历史。此一历史(包含唐之韩愈与李翱) 体现了一个孔子思想发展的大纲领。在此大纲领的认识中, 《荀子》并未列入,说明此一历史文本系列已经在一个整体的思考之中做了一些选择与整合。
基于此,我们要问,这些反映历史的文本何以能反映孔子儒家思想的内涵,何以可以说即为儒学。有何历史与理性的原因未能把《荀子》放入其中?显然,对此一问题的回答必须提出一些对孔子儒学的界定性的思想认识,方能把历史上的《四书》文本结合为一个思想与哲学的统一体。这个认识可以说是《四书》被赋予古典儒学的载体的重要驱动力。当然这就带来《四书》排列次第的问题。
在此我要指出,朱子尽其一生可说都在致力于注解《四书》,其目的有二:一是抉发孔孟道学的本义与真义,二是对前此诸家注释(自汉以来达30—50种) 进行疏解,以定其是非或优劣。此两目的决定了他的方法,他推敲文本章句,用自己的已有的学问(可说源于二程及张载),参考前人的注释,作出他认为最恰当的诠释与评论。钱穆说他晚年最后改订本只是复述原文,看不到新意了。但如就朱子本人的体验来说,48岁定本的章句集注经过一再体验涵练,能回到本文的表达就是最自明的表达了。但有一点不同:此时的本文已是活的语言,而不是死的文字了。若就真理值来说,此也合乎逻辑学家Tarski所提出的一句子之真即句子本身之呈现与肯定的说法。但此一呈现与肯定在此必须是自明的,或假设为自明的,这样也可以说把传承与诠释,经学与理学合而为一了。这里我想简述一下经学与理学的态度差别,为一般学者所忽视者:经学以儒家文本为真,旨在彰显其真,维护其真;理学以儒家文本说理,意在诠释义理,并富批判精神。宋明理学中,宋人多由理学进入经学,但明人却由理学而进入心学,而非经学。
当然这仍未解决《四书》之所以为一思想的整体的问题。此点当然涉及《四书》内涵次第问题。朱子对《四书》的内涵次第表述如下:“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卷十四)朱子弟子陈北溪则发挥曰“概不先诸《大学》,则无以提纲挈领,而尽《论》《孟》之精微;不参诸《论》《孟》,则无以发挥蕴奥,而极《中庸》之归趣;若不会极于《中庸》,则又何以建立天下之大本,而经纶天下之大经哉!” (陈淳《严陵讲义》) 这个内容次第是就一个读者或学者的理解过程与有效性来说明的:这当然不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次序,而是一个教育思考的次序。但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理论展开的程序。但作为一个理论开展的程序,显然这个次第并非唯一可行的次第。因为理论实现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考虑。如就思想发生过程中开展处理的问题与观念考虑,也是理论逐渐开显的可能步骤。即就朱熹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而言,其所呈现的一个理论程序是以本体论(道体) 为其首务。次之以为学、致知、存养与克己等,体现了一个由深远而浅近的思虑过程,愈到后面愈是与具体实践有关,愈能见到实践功夫的重要。
这里我们看到朱子思考的梗概,朱子思想一方面受到《大学》循序渐进的逻辑思路的影响,从内在的理解与对道体的认识渐进于笃实的体现个人的诚正人格,然后从一己的修持扩大影响到家庭、社群以及天下,同时也成就了一己的圣贤心志。从这一个修持的角度观察,我们看到朱子所说的《四书》学习次第与《近思录》的进程自有相互呼应对接之处。唯一不同之处在前者是针对古典儒学提出的,而后者则把北宋理学的精华含摄进去了,其中包含了周敦颐、二程与张载的本体宇宙论思想。古典儒学自然也有本体宇宙论这一向面,而且是孔子后期开发出来的, 体现在《易传》里面,但《四书》却并不包含《易传》。由此观之,《四书》还只是孔子之学的一个大体,更体现孔子经孟子到《中庸》的一条理论路径,但对从荀子到《易传》这一理论路径却是有所阙如的。
现在我们仍然要问《四书》作为一个古典儒学的经典,究竟体现了什么思想发展的途径。我们要追问一个历史性与理论性发展统一的过程,此即一个理论性发生的次第过程。在实践上,显然《论语》是首先发展出来的文本,而最后发展出来的文本则是《孟子》。至于《大学》与《中庸》,我们又如何判别其前后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思考良久的,最后我决定的标准是以“心” 与“性” 概念的出现与表达作为基础。这个标准的出现是由于我发现在《论语》孔子是“罕言” 心、性与天道的,但在《孟子》中,心性之说已经明显地提出了,并在文字上已有专门的论述。至于《大学》,我注意到它只论及心的功能而未能涉及人之性。朱子《大学补传》也是就心的全体大用予以点出,而不涉及人之性。心是可以知觉的,但性却见人的情感与行为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的出现应在性的出现之前。有了心的知觉才能有性的反思。有意思的是我们检查《中庸》,却只见到了性之出现,而不见心的运用。整本《中庸》可以看成是一本论性不论心的儒家论述。综合来说,我们看到《四书》体现了一个不论心性的《论语》,到论心不论性的《大学》,到论性而不论心的《中庸》,再到心性俱论的《孟子》。我们看到了人类心性概念与思想的逐渐出现与概念化,似乎等待者一个心性哲学的发挥。我由此认识到《四书》之成为《四书》取决于人的心性的自觉,由此提供了儒家道德哲学一个心性本体学的基础,值得我们去做深入的概念及其关联的探讨。此一探讨可以命名为四书哲学的探讨。四书哲学应可包含传统的《四书》学,而为《四书》的精义与基础开启一个大门与通道。
我想在此另行补充一个有关孔子思想内涵的认识:孔子说他的哲学(道) 是一以贯之的。但何为此一以贯之之道并未明显地涉及心性的概念呢?回答是:心性的功能与概念实已潜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命题中,心能欲,但也能制欲,能同情于人,则由于性。心与性的细微区分何在?则要到《孟子》中才透露出来。事实上,此一区分到了曾子与子思才透过《大学》与《中庸》得到表达。
我在此等对《四书》的深刻认识下,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杜祖贻教授的捐款,并与梁涛教授商议,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国际四书学学术” 研讨会。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除了我有机会向相关学者们表达了我的四书哲学的理念,同时也有机会聆听大陆、港台及海外汉学家发表他们对《四书》的见解,感到分外喜慰。如今开会的成果经过整理成书,即将付梓。我在此利用机会对杜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本次会议的当地负责人梁涛教授表示深切的感谢。
是为序。
成中英
2014.8.11
成中英(Prof.Chung-Ying Cheng),1935年11月出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著名美籍华人学者、世界著名哲学家、著名管理哲学家,C管理理论创立人,被公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早年师从一代哲学宗师方东美先生,后入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1974)、《国际易经学会》(1985)、《国际儒学联合会》(1993)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梁涛,男,1965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学刊》执行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高级研究院,文化部“孔子文化奖”推选委员会委员,孟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荀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儒学思想史、经学思想史、出土简帛等,出版《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思孟学案》(中华书局2016年)、《孟子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儒家道统说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入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9),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支持计划(2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北京市“四个一批”社科理论人才支持计划(2014)等。
创造与和谐:论《大学》与《中庸》心性统一的本体学成中英(1)
“新四书”与当代经学的重建梁 涛(15)
百年来香港华文学校的四书教材
———辛亥后清末翰林遗民在香港的文化与教育事业杜祖贻(22)
从“五经之学”到“四书之学” 陈壁生(34)
论元人的“《四书》《六经》观” 周春健(43)
朱熹与中国思想的道统论问题陈 (58)
子思与《学》《庸》郭 沂(76)
读《大学》《中庸》札记黄怀信(93)
中庸思想:荀学进路的诠释刘又铭(106)
朱熹对《大学》“明明德”的诠释朱汉民 周之翔(123)
宋儒《中庸》学之滥觞:从经学史与道学史的
视角看胡瑗的《中庸》诠释郭晓东(136)
《大学》《中庸》重返《礼记》的历程及其经典地位的下降石立善(151)
朱熹、王阳明关于《大学》“至善”概念的不同阐释
———以明代“大礼议”为视角曾 亦(165)
段正元对《大学》的现代诠释韩 星(180)
《论语·里仁》篇三考廖名春(206)
如琢如磨:《论语》中的人性与道德修养陈 慧(221)
孔子的人性论张茂泽(233)
“伐颛臾事件”评议
———以《论语·季氏》章的“谁之过”问题
为中心的探讨赵 新(243)
陆九渊诠释《论语》的心学特色唐明贵(283)
对《论语》“今之学者为人”的诠释与宋代儒学的内倾肖永明(292)
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方旭东(304)
《五臣解孟子》与宋代孟子学吴国武(322)
北宋文教举措与《孟子》的官学化李峻岫(343)
张九成对孟子性善论的诠释特点李春颖(362)
《孟子》中的德性与关系金 瑞(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