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国国际组织学的现实意义、学术目标、知识范围和理论范式等基本问题。全书分为四部分十章。绪论部分综述了19世纪至今国际组织研究议题、方法、理论的嬗变,提出发展国际组织学这一命题,并论证了其必要性与可行性。概念部分从术语、特征、定义三个层次阐述了国际组织学的现实意义、研究对象、理论范畴。视域部分从时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82期,分为中东社会运动与政治抗争中东国际关系与外交文
1949~1958年正是中国与远东局势大变动的时期,也是国民党当局退台后,以不同于以前的身份与美国建立所谓同盟关系的时期。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台美关系延续至今。当前美国仍是台湾重要的同盟者,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障碍。欲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台美间的关系,必离不开对其历史,特别是这个同盟关系奠基与形成时期的历史的考察。本书
本书对上海合作组织2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总结了20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和对外关系五大领域的合作成就,深入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前景,提出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有三个来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经历了五次理论创新、上海
本书在2019年上海进博会期间召开的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会议成果基础上完善而成,围绕70年中国发展经验及其世界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讨论。全书由主题报告和专题讨论组成,专题讨论包括国别观点、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模式、中国与世界、多双边关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12期,分为古代历史上的文明交往中东的党派政治与地区秩
自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亲、诚、惠、容”四字箴言的指引下,中国的周边外交可谓波澜壮阔、精彩纷呈。中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时俱进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更加积极主动地稳定、经略和塑造周边、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周边外交政策理念。不过,
自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外交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得到不断发展。数百年来,运用这种说服、妥协或强制力的艺术为国家获取利益、机遇和荣耀的事例不胜枚举,而由于外交策略失败丧失国家利益、发展机遇与民族尊严的例子亦俯拾皆是。本书主要研究30年前主张并推动两德统一的政治力量,如何在两德统一的外部进程中折冲樽俎,最终使受到国际法承认的两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秩序陷入了危机,如何分配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中东诸省,协约国被迫接受国际联盟根据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创设的“委任统治制度”管理它们的新领地。协约国本想利用国际联盟捍卫帝国的权威,却被它们自己创设的国际监管机制削弱了。本书以四大洲的研究和几十种档案为基础,再现了民族主义者、人
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