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2019年讲座12篇,包括叶朗:从四个层面谈中华美学精神;王宁:汉语汉子与中华文化;高洪:日本文明;吴晓都:普希金与俄国近代文学的崛起;黄洋:古代希腊城邦文明;陈祖武: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思考,等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自信与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起源、“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实践、历史学的价值、从近代“千年之变”到当代改革开放、文明的多样性与世界未来的发展等。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是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系列丛书的一册。收入2017年第1期至第12期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如楼宇烈: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樊锦诗: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及其现代文化角色;曹洪欣: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与健康维护等。
《博雅导读丛书:大学人文经典阅读》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促进大学生对名著经典的阅读,二、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我们确立了以人文精神的基本要素为教材框架,以名著经典的精彩章节为教材选文的编写思路。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今天,人文精神涉及一系列的命题,如对人的尊严、
本书根据席伟航、郎咸平、王岳川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主题演讲整理加工而成,内容针对当前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包括:互联网与领导干部、文化是大国发展的生命线、金融改革30年、生态与人文的城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美国金融风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领导理念与领导职责、有效集聚资源有序统筹发展、活动经济与对于全国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编的《文史要览(第2版)》是一本为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等专业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编写的参考书;同时,它也适合参加公务员考试以及从事与新闻传播、广告宣传、文案策划、文秘等工作相关的人员阅读。它可以丰富读者文史与汉语言方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读者政论写
汇集了作者五年来为此历史的系统建构而撰的原创性文字,包括专论、序言、按语、演讲、访谈及课程试卷设计。“大学人文”作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现象之一,自2002年8月《大学人文读本》问世,到如今近百所中国高校设“大学人文”课程,且其影响波及港澳台,已有五年。作为这段历史的亲证者和持续推进该历史的参与者,夏中义教授编撰了
《大专人文读本》分古代文化编、现当代文化编和外国文化编三部分。以学科或主题构建框架,同时考虑作品时代的先后,并对作品进行了导读性评论,还对每一主题设计了思考与练习题。
本书是当代教师进修丛书中的《课程与教学论》分册。全书共分八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合合理,具有较多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及教师阅读、学习、参考。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