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主要成果,收录了1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以中英文双语的方式进行阐释。这些术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核心价值,编写者腸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目的是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传播媒体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
本论集既以螺旋循环史观,辨彰日本中国学的沿革变迁。又以日本学术思想史的变革,陈述日本学术史是中国学术史的再生。对日本学术史的时代进行了划分,又介绍了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武内义雄、狩野直喜、吉川幸次郎等日本著名中国学大家及其著名观点。
本书作者一方面引导我们修正我们对中央帝国的见解与“恐惧”,另一方面将中国思想的密码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灵巧细致地向我们阐明了中华文明的根基,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消除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误解。
本书所收论文涵盖面极广,既包括对《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包括近现代作家如鲁迅、贾平凹等作品的研究,还包括对荀子、葛洪等思想的研究,史学书写的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及教育的研究。有立场宏大的文章,如研究“述而不作”的崇古思维和《中庸》政治理想,贯穿整部儒学史,有些文章的切入点则比较细致,如谈论《诗经》
本书是《读史有学问》的精华版。在书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以智论史、以史说智,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向今人阐释历史中的大智慧。内容上,中国智慧被分为六个重要组成: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许多吏治监察事迹,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资治通鉴》所载的吏治监察治理机制和经验做法,本书将《资治通鉴》中有关吏治监察事迹进行收集整理,从七个部分加以阐述,分别是治盛之世的吏治监察、衰亡之世的吏治监察、雄武之君时期的吏治监察、守文之君时期的吏治监察、吏治监察制度、关于吏治监察的言论和吏治清明的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犹如一卷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中国历史朝代繁多,兴替频发,人物多、事件广,文献资料版本颇丰,内容繁杂,众家观点褒贬不一。本书通过追根溯源,系统地梳理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朝代的概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得失,按时间顺序甄选了每个时期应该知道的知识典故,提炼出古人的经典智慧。通过对历史的系统
◎内容简介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著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文史常识、典章制度等,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本书以书评、日记、回忆录、书信及中美汉学家之论著等为主要史料,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采用相互对观的复线比较模式,就中美汉学间的学人交流互动及其所生产的汉学知识在对方学术界的境遇与回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丰富学术界对于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之认识的同时,深化了现有美国汉学史及汉学知识传播与迁移方面的研究。
本论丛阐述了中古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古波斯、古印度物质文化交流情况,着眼于中国境内所见附着诸西方文化因素的各种遗存,就12个子课题进行了具体阐释,一方面厘清各种遗存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探索其西方来源问题。《BR》西来的文化因素不仅常见于日常生活,还被用于丧葬事务,更广泛地出现在佛教文化之中,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