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juda变化。作者以宋代zui重要的大族河南吕氏家族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古门第大族没落、科举制度代兴后,宋代所形成的新门阀。作者从朝廷政治的起伏、科举制度对家势维持的异化等几方面,析论了宋代士族精英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情况;同时涉及近世社会中的妇女、儿童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于1984年、1986年二度对谈的记录(1980年初次访谈后整理成书,即为《这个世界会好吗?》)。在本次访谈中,艾恺的问题侧重于梁漱溟在20世纪上半叶的经历,年逾九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思维清晰、娓娓道来,畅谈民国风云,自述与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章士钊、梁启超、陶行知、李
本书为克劳德罗伊于1994年于加利玛出版社出版的关于苏东坡的一本书,向法语国家乃至世界介绍了这位被他引以为精神挚友的中国文人。图书内容可读性很强,对苏东坡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士人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文笔流畅、优美,是世界对于苏东坡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
这是一本给当代年轻人的成长励志书,这是一个人生起点低,却逆袭成功的故事,一本关于教育、成长、爱、梦想、求学、就业,让你活出自我的秘籍。 从吉林省速滑大赛少儿组冠军、全国美术特长生状元、《一站到底》大满贯女战神、90后创客校长,到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杭州亚残
本书是作者家族艰苦奋斗、悲欢离合故事,也是中华民族不屈抗争、寻求解放、追求国家统一故事。徐父徐森源出生于蕉岭,青年时代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赴台从事极其危险的地下工作,后侥幸逃脱国民党特务的追杀,但仍在香港、大陆为对台工作继续努力奋斗,付出了毕生精力;徐母潘佩卿随夫赴台,后因形势所迫滞留台湾,含辛茹苦,独自抚
杜甫的诗歌整体上有一种叙述性,作者精心选译了129首杜甫的诗歌,按照诗歌呈现的时间、地点有序排列,串联起杜甫的生平和思想,仿若一部诗人的自传,而作者则淡化到极致,这种传记写作方式也称为以杜解杜。英文原版于1929年出版,是英语世界的第一部杜甫传记。作者按照杜甫居住地的变迁来对其生活划分片段,包括童戏时代、弱冠时代、壮游
本书内容包括:走红的歌郎、梅兰芳与冯耿光、年纪轻轻的伶界大王、人缘好的名伶、怡到好处的一生。
梁漱溟(1893-1988)的一生像谜一样传奇。他年少便名满京华,却断然辞去北大教职,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为救国他九死一生出入抗日前线,虽以文化创造为务,却又多次周旋于党争政协;身陷噩运时,仍惊世骇俗之论,以文章名世,奠新儒学之基,却拒不接受学者、哲学家之衔。梁漱溟一生多不可思议之处,却自认只为解决人生问题而活,简单明确
本书全面总结了陈光中教授自1952年执教以来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包含了有关部门、领导、友人、学生在陈光中教授执教七十周年座谈会的贺信、贺文和贺辞。
本书一方面全面总结了陈光中教授的生平简介、学术成就、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主要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友人和学生贺信、贺词以及贺文,对陈光中教授的学术人生给予的论述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