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以四川羌族为例》以灾后重建的四川羌族群体为研究样本,探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羌族认同的现状和趋势,借此理解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与民族认同表现出的与文化认同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部分去认知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的关系。一是民族认同与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民族(族群)
本著作基于四川成都藏文化用品街(人们通常较民族街)长期的民族志考察。在延续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历经6年时间完成。通过藏文化用品街的民族志考察,梳理了藏文化用品街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藏文化用品街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条件,维系它繁荣发展的三种重要力量。具体主要从街道上的卖店和卖店里出售
本书从客家文化学的角度,基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地介绍客家文化。具体内容包括客家与客家文化渊源、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手工艺、客家教育文化、客家宗族文化、民间信仰、客家精神文化、客家艺文、客家华侨。本书既可作为初次接触客家文化的读者的通俗读物,为人们开启精彩的客家文化之旅,也能为有志于客家学研究的
《环境、语境与民族生境:中国近北极民族生态人类学研究》内容按民族划分为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布里亚特蒙吉族五部分。以生态人类学理论为视角,从农业民俗、驯鹿饲养、生计方式、民族植物学、国家开发政策、环境与狩猎文化、狩猎经济文化类型、渔猎文化、牧业体制变革等方面阐释近北极民族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中形成的民
吐谷浑是我国南北朝到隋唐初建立于西北黄河河源到洮水流域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之一,由于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置身于不同的地缘政治关系之中.从而交通格局始终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不仅是其生存环境制约的结果,也是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关系不断变化的结果。在十六国南北朝的特殊历史时期,吐谷浑虽然内部交通局促且集中,但其对外交通却是非常绵长
本书的内容分为十章梳理、界定并对比辨析了与西南彝族口述历史资料相关的几个概念。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西南彝族口述历史资料的来源、分布、类型、分类方法、价值和特点等基本属性。分析了西南彝族口述历史资料在搜集整理和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对策。
本书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苗寨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深入考察,从社会传播网络这个更为宽泛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社会传播网络在民族村寨文化形成、沿袭以及重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力求为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找到来自传播学科的补充研究,并以此来透视社会传播网络与乡村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经过对民族村寨文化形成、发
本书以东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即清代的索伦部为重点研究对象,动态地探究了清朝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突出了清朝索伦部民族分化过程中满洲所起的作用,以及清入关前索伦部在满洲民族联合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遵循民族演进发展的过程,注重民族意识的变化,重点研究民族精英人物对民族决策的影响,展现清朝在统一国家的过
象雄是吐蕃王朝之前在西藏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古象雄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域都有过交流,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因此,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方面来说,古象雄文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古象雄文化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典籍非常稀少。其中,《象雄耳传广本》是非常珍贵的古文献。它涵盖了古代象雄的哲学、天文、地理、医学、艺
本书收录了藏族历史上享有声誉的著名学者桑杰林巴、桑阿林巴、珠旺丹增仁钦、仁增更珠扎巴等数十位大师的近30篇圣地志。这些圣地志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雪域高原诸多神山神湖的起源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特点,通过神山神湖形成的历史脉络来建构人们对山川河流的共同记忆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