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万年来,那些不能摧毁我们的,曾经让我们变得更强壮,如今,却正在彻底摧毁我们。 尽管在过去200年中,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一倍,然而我们却面临着全球范围内肥胖、高血压、精神类疾病、心脏病以及中风患病率的激增。相比从前,我们变得更健康了,同时也更病态了。 在《反本能生存学》一书中,李戈德曼博士提出了一个新观点:那些曾经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以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内容的重要哲学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选取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有影响力的流派,从他们阐释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方法论和实践哲学入手,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从时代、文化和社会出发重
自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奎因、戴维森、塞拉斯等人对经验主义的批判,自然空间与概念空间分裂开来,自然空间失去了其证成知识的作用而被视为无法抵达或应被弃置的幽暗之所。然而,并不缺乏重构和恢复外间世界的理论身份及其证成作用的尝试。周靖的《世界的失落与重拾:一个分析实用主义的探讨》经由语义、语用、解释学、自然主义等进路对自然空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乌纳穆诺*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反复呼喊:生命的悲剧意识来自对永恒的渴望。他在书中充满感情地指出,人不是通过幸福来感知自身,因为幸福常常使我们忘了自己。相反,苦难才使得我们回归到自身,获得了属于我们的深刻意识,重新成为自己的中心。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著作,这里没有艰涩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周裕锴阐释学书系)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切入点,对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从五个方面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全面梳理和阐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中国发展的关系;其次,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强调改革、创新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探索;再次,对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思想、人民主体论,结合十
批判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工作中,这群德国的犹太人学者试图诊断,甚至还想治疗社会的各种弊病,特别是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斯蒂芬?埃里克?布朗纳在本书中勾勒了批判传统的代表人物(如西奥多?阿多诺、赫伯特?马尔库塞、于尔根?哈贝马斯等)的主要思想,以及这一传统的许多重要文本和经验研究,并解释了诸如异
形而上学的问题倏忽闪现又亘古如斯,秉持着某些共同的命题与范畴,形而上学得以成为一种“形态学”;焕生着不同的时代话题,形而上学又总是在开拓着新的“地平线”。谁能够在两者间达成一种有效的联结,谁就能把“古代”、“近代”和“当代”这些标签化的称谓暂时地置诸一旁,谁也就能真正把“思想”本身当回事儿且应该当回事儿。但是,事实上,
这是分析哲学自1900年起的一部主要的、内容广泛的历史,由这条传统在当代的一位主要人物来讲述,一卷的故事从1900年到二十世纪中叶。第二卷则把这段历史一直带到今天。如司各特·索姆斯所说,分析哲学的故事是一项伟大又坎坷的进步,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家在解决传统的核心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尽管没有一种广泛的哲学立场长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