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明末清初宁波戏曲家包燮所著《云石会》传奇的校注。《云石会》以奇石为引,敷衍故事,融入大量宁波历史人文地理典故和当时生活风俗,有诸多“宁波元素”,堪称宁波版的“石头记”。本书校注底本为《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所收依据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刊本的影印本。凡改正底本,一般都作校记标示。除标点、校勘外,本次整理对
《水流云在中央戏剧学院编剧理论与创作实践专业研究生剧作选》,精选2003-2014年间毕业于该专业的六位硕士的毕业大戏(话剧剧本),辅以她们当年的学位论文,以及为出版本书,专门创作的创作谈,是一部集剧本、理论研究、创作心得于一体的总结性的编剧理论用书。 六位作者均为女性,她们或从本科阶段、或从研究生阶段起在中央戏剧学院
该书是剧作家冯俐近四十年创作成果的精选和总结,其中包含64个剧本,题材、体裁、风格各式各样。其中,有九上演过或播出过,获奖无数。上卷收话剧、乐剧、歌舞剧、舞剧、清唱剧部;中卷收各种短剧(播短剧、乐短剧、综艺短剧、电视短剧)43部和两部电影剧本;下卷收九部童剧和近五年创作的作品,同时收了珍贵的评论。展现了作者杰出的戏剧创
本书主题部分为剧本,每个剧本均以廉洁家风为主题,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廉洁家风的优秀作品而创作。从战国时期到明清时代,涉及孔子、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周敦颐等人物,他们的家风家训、诗词歌赋,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文化故事等,以剧本的形式,被“00后”大学生巧妙地演绎出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剧作之后,又
本书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硕士和本科生戏剧作品集。全书共分三册:专硕一册,本科生二册。全书共收录剧本40个,形式新颖,题材涉猎广泛,既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伟大人物的传记故事以及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故事,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涵盖青春、草根、创意等各种新兴元素,富有时代感。本书既具文艺性,也具学术性,体现创新性,
本书收录了近年三年来宁波地区原创的各类优秀小戏剧本,涵盖宁波地方戏曲近年创作的新剧,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全书收录二十余个小戏剧本,分别展现了甬剧、姚剧、越剧、宁海平调等不同宁波地方剧种异彩纷呈的景象,收录的剧本中既有著名剧作家王信厚、孙仰芳编写的,也有在宁波戏剧界崭露头角的青年编剧马敏、马凌姗、刘小波等创作
壮剧是在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上林卷续编,第三册)收录的壮剧是用上林本土壮话演唱的,收录了《胭脂》《喜办丑事》《瞧这一家人》《达甲》4部剧本,采用壮族原文(古壮字)、拼音壮文、国际音标、汉文直译、汉文意译五行对照的形式进行整理,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是一部以北京历史文化、城乡风土为主题,或以北京为故事发生地的我国古代传统戏曲选集。该书突出地域视角,以元、明、清断代分章,共选收与北京相关的古代戏曲剧本近三十种,自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所作《闺怨佳人拜月亭》始,至清人黄燮清所作《帝女花》传奇止,或全本,或片段,奉献给读者。编者希望借助戏曲文本,使今
笔墨书巴风蜀韵,戏剧歌时代精神。四川青年话剧编剧人才培养班30名学员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乡村振兴、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主题,创作了32部反映巴山蜀水风土人情,讴歌大巴山红色文化传统,反映川渝儿女新时代使命担当的现实题材剧本。其中戏剧作品包括大戏作品11部,小品小戏作品21部。大戏作品代表性
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享誉清初曲坛,两人以南洪北孔并称。《桃花扇》描写复社名士侯方域、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展现南明王朝的兴亡历史。李香君血染桃花扇,于筵前骂贼,强似一班苟且偷生的男子。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本书以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为底本校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