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贵州省瓮安县的一个社区一一草塘宗教市场的田野调查,从宗教供给面(各种宗教组织和宗教人物)入手,探讨各个历史时期草塘宗教的兴衰原因,系统而详尽地呈现各类型宗教组织和人物的多样化宗教经营手段。本书对中国宗教信徒的“理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宗教市场论对中国宗教问题具有相当大的解释力,但以“弥散型宗教
本书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先后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以及各种原初宗教智慧。作者在书中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中蕴涵的生命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新增加了世界宗教艺术内容,以便充分展现出世界宗教的精神内涵。史密斯尝试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和艺术性
本书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普遍存在的将哲学研究与宗教研究简单割裂开来并对置起来的理论倾向,从哲学、哲学动力学以及哲学研究无禁区的角度和高度,审视哲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本书认为“哲学的宗教维度”包含两重含义,即哲学的宗教性与对宗教的哲学反思。书中主要介绍了作为西方中世纪基督宗教哲学的经院哲学、西方近代哲学的宗教性、中国传
《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傣族三村的宗教生活:嵌入与个人信仰》以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镇景真村委会三个村民小组的宗教生活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其社区背景的基础上,详细描述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在傣族民众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它们共同影响下的傣族人生礼仪与公共节日状态,分析嵌入性和个人信仰对宗教生活的具体形态造成的影响。民间信仰作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缘起于1971年在美国加州举办的一次有关中国研究的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中,研究者针对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的参加者大部分是从事中国研究的社会人类学家,他们的田野工作主要在中国香港和台湾进行,涉及的主题包括汉人对神、鬼、祖先的崇拜,中国民间信仰的统
戈国龙教授多年宗教研究和修道实践的智慧结晶。为适应更广泛的读者需要,将传统宗教哲学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整理与诠释,汇编成《宗教智慧》系列丛书:《宗教的智慧1:找回失落的宝藏》《宗教的智慧2:让沉睡的佛醒来》《宗教的智慧3:点亮自性的心灯》《宗教的智慧4:活出真我的风采》它体现了“观虚斋教学”独特的宗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民族学人类学系列: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六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学科宗教与文化的论文集,内容包括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本考释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民族学人类学系列: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六辑)》论文大多来自作者的田野调
本书稿涉及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宗教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领域。作者以广东三祖庙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深入阐释了广东三座重要庙宇的历史、民间宗教文化及艺术方面的问题,把具体事实的研究结合到宏观的文化艺术理论和相关社会学的背景之中,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史料价值,为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府文化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
本书围绕“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宗教”这一问题,试图反思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框架及其背后的知识论,分析其对中国宗教研究带来的影响,力求在理论反思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呈现西方话语遮蔽下的中国宗教现实。书中对公民宗教、弥散型宗教等西方话语进行了知识考古,既注重译介、分析经典文本和一手文献,又切入中西语境反思这些概念范式的适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宗教文化的学术专著。它从希腊神话的源流谱系入手,历史地和逻辑地展示了从希腊罗马宗教到基督教、直至西方近现代宗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联系,揭示了西方不同时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并从纷繁芜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梳理出西方宗教文化演进的基本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