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图解世界史+中国史【全2册】精装绘本 历史漫画图解 历史恢宏壮丽 知识全面丰富 人物具象幽默 色彩艳丽鲜明
本书是《老照片》第135-138辑的合订本,设置有”故时风物”“旧事重温””私人相簿””事件写真””名人一瞬”等栏目。所选图片为20年以前拍摄,文字围绕图片来撰写。其中文章有:曲德顺的考证文章《梅荫华的中国影像记录》、王端阳的《1937年:北平学生清明大旅行》、徐家宁的研究文章《胡适与大使馆的女主人》、李洁解读的云志艺
本书是《老照片》单行本第131-134辑的合订本,设置有“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故时风物”等栏目。所选图片为20年以前拍摄,文字围绕图片撰写,其中文章有,徐家宁的考证文章《珍贵的端方历史影像》、徐礼娴的回忆文章《我和北师大女附中》、林冠珍的《林则徐曾孙林轼垣——大时代里的家族往事》、王淼的《美联社记者韩森
本书是《老照片》单行本第127-130辑的合订本,设置有”故时风物””旧事重温””私人相簿””事件写真””名人一瞬”等栏目。所选图片为20年以前拍摄,文字围绕图片来撰写。其中文章有,秦风的老照片解读文章《战后十年的韩国社会》、马庆芳和杨衡善撰写的《义兼师友——马衡与王国维的友谊》、李全举的回忆文章《四十年的同学情——我
本书分中西学术传承史研究、雷海宗史学研究、学人追忆、治史心得、名著译选五个部分,收录王敦书先生史学论著20多篇。中西学术传承史研究围绕世界史学科建设主题展开,并收录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古史学家德?圣?克鲁瓦的访谈。雷海宗史学研究包括对其学术贡献的思考和主要著作的介绍。学人追忆部分缅怀了雷海宗、林志纯、吴廷缪等前辈学者。治史
本书精选80余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的文明与历史。书中大幅的全景照片,富有震撼力地呈现出景点的独特面貌;简介的文字,描述了各遗产点的历史背景、建筑构造、文化内涵、旅游攻略等内容;生动的信息图表,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与该文化遗产相关的科普知识。另外本书还配有索引地图和标识每一
本书是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旨发言、发表论文的结集,收录了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主论坛及各分论坛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作者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韩、日、俄、美等国家的知名学者,内容涵盖儒学研究各方面、儒学与世界文明、中西文化交流、儒学与艺术、儒学与文学、儒学与儒商、儒学与教育、儒学与中医药、中希古典文明
这些航空照片拍摄的对象都是我们有生命力的地球,它是不稳定的,一直处于恒久的变化中,还有诸多自然或人工的动因也在给它带来改变,捕捉这些变化就本书的主题。本书最有意义的一点或许就在于,10年、20年、30年或更久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都将会发生看得到的变化。我们的选择、答案、我们的活动,将决定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朝着更好或是
在三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中,谁能率先掌握先进技术,就能取得阶段性领先,甚至灭掉其他竞争者。因此,从地缘角度写一部人类史,不仅是复盘人类的进化历程,展示各有所长的诸多文明,比较东西方的成败优劣,更是要寻找隐藏于地理与时间背后的规则,以及那些关键的技术节点,帮助大家重新认识自己,看清未来世界的走向。 地图上有人类的过去、现在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多样性,承载了人类保护和传承遗产的共同责任和美好愿景。本书旨在突出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之路,推动中国从“遗产大国”向“遗产强国”转变,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体来讲,本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