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中国文化》杂志三十年来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中国古代信仰和民俗的研究作品,文中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对天地、日月、山川、河流的信仰与崇拜,以及远古以来对死亡和生殖、对玉石、文字甚至对方位的独特崇拜等,集中探讨了古代中国在信仰和民俗方面的特点,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文笔简练富有乐趣。
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为建设现当代外国研究平台而设立的一项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课题,由哲学系、宗教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十几位学者协力承担,共同写作。本书便是这一重大课题的初步探索成果。本书共十五章,分三篇。上篇全球宗教格局观察,从国内外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通过综
本书基于一种自觉的跨文化意识,运用跨文化方法,并以“彼岸”为特定主题,建构“跨文化宗教学”(cross-culturalreligiology)。全书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首先,作者提出建构“跨文化宗教学”的基础和方法。作者提出采用“宗教学”(religiology)一词,以呼应由来已久的“宗教学自治”的呼声,也即主
全书不仅讨论神话和仪式的概念与本质,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改往日古典学家将其分开处理的习惯,而且分析了正处于变迁过程中的两个原生神话案例,还从古代近东和古风希腊相互影响的视角探讨神话进行历史传播的轨迹。 作者认为,人类精神的结构是由历史发展进程、由在错综复杂的生活方式中形成并传承的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的精神依赖于那些
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21世纪的今天,当人们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下回顾基督教自西徂东的历史时,会发现其在中国社会
该书为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先生代表作,作者援佛入儒,以《易经》为根基,改造唯识学,阐明其“体用不二”“即体即用”“即用即体”的哲学观点,构建了“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对现代新儒学和现代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全书有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等共十章。本书为1953年的语体文壬辰删定本《新唯识论》。 本次出版邀
本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日本的妖怪文化、妖怪面面观、中国妖怪的历史变迁、中国妖怪的善恶观、妖怪的所在、妖怪出现的时间、何为物怪等。
《金刚经》记录了释迦牟尼和弟子们吃过饭休息时,不经意间发生的一场头脑风暴,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平且和,心生欢喜。整场对话只有一两个小时,相当于今天的一次直播或研讨会。全书只有五千余字,短小精炼,文辞优美锋利,极有穿透力,是理性、天启和美的结合,因而成为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传世经典之一。千百
本书通过梳理考证,记下黄檗山的人文故事和黄檗文化的历史根脉,使黄檗文化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福清黄檗山,是黄檗文化的发源地,有般若台始建于唐,也是宋代以来的祈雨之地。唐时黄檗禅师留下“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江淹、辛弃疾、赵抃、蔡襄、丁谓、王居卿、朱熹、刘克庄、真德秀、翁卷、林希逸、叶
本书从文化传播和普及角度关注福州寺庙文化,介绍佛寺名胜古迹。具体包括:福州佛教小史、鼓山涌泉寺、怡山西禅寺、雪峰崇圣寺、瑞峰林阳寺、黄檗山万福寺、芝山开元寺、旗山万佛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