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4 元
丛书名: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 作者:郭娟
- 出版时间:2016/6/1
- ISBN:9787560641027
- 出 版 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N915
- 页码:40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根据现代通信网“分组化、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的发展现状,围绕通信网络体系架构,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通信网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等。具体讲解时均以业务需求和网络关键技术为线索,从背景和原理入手,介绍了每一种网络技术的体系结构和各部分功能。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传送网、分组交换原理、以太网、互联网及TCP/IP协议、传统电话网、IP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宽带接入网、网络管理、网络融合与演进等。
本书内容新颖、翔实,讲述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信息、电子等专业的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电信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 绪论 1
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1
1.1.1 从点到点通信到交换式通信网 1
1.1.2 现代通信网的定义与构成 3
1.1.3 通信网的类型与拓扑结构 7
1.1.4 通信网的业务 9
1.1.5 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10
1.2 通信网的交换技术 11
1.2.1 交换的概念 11
1.2.2 电路交换技术 16
1.2.3 分组交换技术 17
1.2.4 其他交换技术简介 19
1.3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及标准化组织 20
1.3.1 分层体系结构 21
1.3.2 OSI与TCP/IP体系结构 23
1.3.3 主要标准化组织 27
1.4 通信网的发展 30
1.4.1 通信网发展历程 31
1.4.2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33
习题 35
第2章 传送网 37
2.1 传输介质与复用方式 37
2.1.1 概述 37
2.1.2 传输介质 38
2.1.3 多路复用方式 42
2.2 面向电路型的传送网 47
2.2.1 PDH系统简介 47
2.2.2 SDH传送网 48
2.2.3 光传送网 59
2.3 面向分组型的传送网 66
2.3.1 PTN传送网产生背景 66
2.3.2 PTN的定义和分层结构 67
2.3.3 PTN的功能平面 68
2.3.4 PTN多业务适配技术 68
2.3.5 PTN的网络结构 71
2.4 智能自动光交换网络 72
2.4.1 基本概念 72
2.4.2 体系结构 72
2.4.3 接口类型 73
2.4.4 ASON支持的连接 74
2.4.5 ASON国际标准化进展 75
习题 75
第3章 分组交换原理 77
3.1 帧定界 77
3.1.1 帧的定义 77
3.1.2 帧定界 77
3.2 流量控制 80
3.2.1 流量控制的分类 80
3.2.2 停-等式协议 80
3.2.3 滑动窗口协议 81
3.3 差错控制 83
3.3.1 概述 83
3.3.2 差错检测 84
3.3.3 重发纠错 86
3.4 路由选择 88
3.4.1 图论的基本概念 88
3.4.2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89
3.4.3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91
习题 95
第4章 以太网 97
4.1 计算机局域网 97
4.1.1 局域网的概念 97
4.1.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98
4.1.3 局域网相关标准系列 99
4.2 以太网工作原理 99
4.2.1 以太网的发展背景 99
4.2.2 以太网的物理层 100
4.2.3 以太网的MAC层 103
4.3 共享式以太网 106
4.3.1 CSMA/CD协议 106
4.3.2 共享式以太网原理 109
4.4 交换式以太网 111
4.4.1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112
4.4.2 生成树协议 117
4.4.3 虚拟局域网(VLAN) 120
4.5 高速以太网 124
4.5.1 高速以太网概述 124
4.5.2 快速以太网 124
4.5.3 吉比特以太网 125
4.5.4 10吉比特以太网 127
4.5.5 40/100吉比特以太网 129
习题 131
第5章 互联网及TCP/IP协议 133
5.1 互联网概述 133
5.1.1 网络结构 133
5.1.2 TCP/IP协议 136
5.2 网络层 139
5.2.1 IP协议 139
5.2.2 地址解析协议 150
5.2.3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151
5.2.4 路由器原理 152
5.3 路由协议 157
5.3.1 分层路由与自治系统 157
5.3.2 OSPF协议 159
5.3.3 BGP协议 164
5.4 传输层 170
5.4.1 端口号与应用进程 171
5.4.2 UDP协议 172
5.4.3 TCP协议 173
5.5 应用层 178
5.5.1 应用的结构与分类 179
5.5.2 DNS 180
5.5.3 DHCP 185
5.5.4 Web与HTTP 186
5.5.5 P2P与BitTorrent 191
5.6 IPv6与MPLS 195
5.6.1 IPv6 195
5.6.2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201
习题 208
第6章 传统电话网 212
6.1 概述 212
6.1.1 传统电话网的特点 212
6.1.2 传统电话网的体系架构 213
6.2 传统电话交换网 214
6.2.1 传统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214
6.2.2 数字程控交换机简介 215
6.2.3 传统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219
6.2.4 传统电话网的路由选择 222
6.2.5 电话网的编号计划 225
6.3 No.7信令系统 226
6.3.1 信令的基本概念 227
6.3.2 No.7信令系统的结构与
信号单元 229
6.3.3 No.7信令网 235
6.3.4 电话业务呼叫接续过程 239
6.4 智能网 241
6.4.1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 242
6.4.2 智能网的结构 243
6.4.3 智能网业务 245
习题 247
第7章 IP电话网 249
7.1 概述 249
7.1.1 IP电话网的发展背景 249
7.1.2 基于分组交换的电话网
体系架构 251
7.1.3 VoIP关键技术 251
7.1.4 IP话音信号的封装过程 252
7.2 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网 253
7.2.1 基于H.323 协议的IP电话网的
组成 253
7.2.2 H.323协议 255
7.3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网 257
7.3.1 SIP协议简介 257
7.3.2 基于SIP的IP电话网的组成 260
7.3.3 SIP消息简介 260
7.3.4 SIP呼叫流程 263
7.4 基于软交换的IP电话网 266
7.4.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266
7.4.2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 267
7.4.3 软交换呼叫控制原理 271
7.4.4 基于软交换的组网方案 275
习题 278
第8章 移动通信网 279
8.1 移动通信概述 279
8.1.1 移动通信的分类 280
8.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280
8.1.3 覆盖方式 281
8.1.4 系统构成 282
8.1.5 多址技术与双工方式 283
8.1.6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及号码 288
8.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90
8.2.1 GSM系统 290
8.2.2 CDMA系统 301
8.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06
8.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307
8.3.2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309
8.3.3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 317
8.3.4 TD-SCDMA 321
8.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323
8.4.1 LTE概述 323
8.4.2 系统结构 324
8.4.3 帧结构与信道类型 327
8.4.4 LTE-Advanced 329
8.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330
8.5.1 5G愿景与需求 330
8.5.2 5G研究进展 331
习题 332
第9章 宽带接入网 334
9.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334
9.1.1 接入网的发展背景 334
9.1.2 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 335
9.1.3 功能和协议参考模型 336
9.1.4 接入网的主要接口 338
9.1.5 IP接入网 339
9.1.6 G.902与Y.1231比较 340
9.2 宽带有线接入网技术 341
9.2.1 铜线接入网 341
9.2.2 光纤接入网 345
9.2.3 HFC接入网 351
9.3 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 353
9.3.1 无线局域网(WLAN) 354
9.3.2 无线城域网(WMAN) 361
习题 364
第10章 网络管理 365
10.1 概述 365
10.2 电信管理网 366
10.2.1 TMN简介 366
10.2.2 标准 367
10.2.3 TMN的体系结构 367
10.2.4 TMN的信息结构 369
10.2.5 TMN的物理结构 372
10.2.6 TMN的网络结构 372
10.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74
10.3.1 SNMP的体系结构 374
10.3.2 SNMP消息 375
10.3.3 SMI/MIB 377
习题 379
第11章 网络融合与演进 380
11.1 概述 380
11.1.1 网络融合的基本概念 380
11.1.2 电信网络架构的演进 381
11.1.3 NGN简介 384
11.2 IMS技术 386
11.2.1 IMS的基本概念 386
11.2.2 IMS体系结构 387
11.2.3 3GPP IMS业务模型 390
11.2.4 IMS基本信令流程 392
11.3 固定移动融合(FMC) 394
习题 397
参考文献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