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终身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着力反映2014年长宁区在终身教育能力建设方面的新探索。《长宁终身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的第一部分为“治理能力:发挥示范效应”——由于增强了治理能力现代化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快了由办教育向治理教育的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各方广泛参与,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效应进一步显现;第二部分为“服务能力:推进项目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就要提高服务能力,在相关的项目建设中做得实、做到位、做出成效;第三部分为“凝聚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目标的适宜确定、组织学习内容的科学设计、组织学习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优化凝聚的能力,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发展需要综合性的能力,凝聚的效应有利于适应新常态、打造各类学习型组织;第四部分为“践行能力:夯实教学点基础”-一教学点规范化建设要在第一线做大量基础性工作,教学点全覆盖要完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需要反复践行、提升能力;第五部分为“创新能力:深化探索研究”——展现了相关专家和我区终身教育工作者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从中可以反映创新能力的提高。
前言
治理能力:发挥示范效应
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建设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要
社区教育能力建设助推社区文化繁荣发展
推进养教结合丰富住养老人精神生活
练内功促转型
强化治理优化载体深化示范
凝聚人心提高能力 促进学习型社区新发展
增能力创机制重示范
能力建设深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内涵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放大社区教育功能
狠抓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区教育质量
.服务能力:推进项目建设
“两新”组织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载体的实验
以社区电子阅报栏建设丰富社区学习资源
老年大学学员内驱动力激发的实验
“开心家园心理团康”社区培训有效性的实验
民非教育机构党员志愿者服务社区市民学习
“区街一体化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实验
“学习培训便利服务”进楼宇
社区学院专职教师进社区的实验
为残障人士提供多元教育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共建开展员工学习培训的项目
社区教育服务“三失”青少年的实验
社区教育背景下普教学校探究课程建设的实验
社校联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实验
社区融合理念下医教结合促进特殊儿童康复的实验
社校合作开展轻度智障人士中高等学历衔接的实验
培育社区学习团队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的实验
教学点信息化服务构建市民学习交流互助平台
混合型社区市民学习模式探索的实验
以凝聚力工程引领社区老年人养教结合
以会所文化为载体服务新社会阶层子女教育
社区教育校本课程服务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实验
以多元途径服务社区老年教育的实验
以祖辈课堂为平台加强社区亲子教育
以学习促交流打造国际“融”文化品牌
开发“古北市民中心”的实验
学习“中华经典”打造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凝聚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践行能力:夯实教学点基础
创新能力:深化理论研究
后记
《长宁终身教育能力建设研究》:
(三)突显分人群教育成效
社区学校实施分人群教育培训方法。一是亲子教育,创办“鹅妈妈亲子乐园”,每周六面向社区O~3岁儿童,亲子俱乐部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亲子俱乐部;二是老年教育,开办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教育培训、咨询讲座,如养生活动等;三是失业培训,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政策宣传、专家指导、交流互动等;四是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全年举办家政、法律法规、文明礼仪、健康生活、科普素养等方面培训15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五是残障人士培训,举办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健康讲座,图画、手工、折纸、唱歌、技能培训120场次,累计7500余人次;六是特殊人群培训,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七是在职人员培训,设立白领驿站,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各类服务。
(四)精心培育学习型团队
2013年开展了“新华社区团队文化、学习活动需求调研”项目。制订了《社区文化、学习团队管理办法》《各项团队管理制度》《新华社区群众文化、学习团队建设管理考核标准》,有效指导团队活动。目前,社区学习型团队有239个,睦邻学习点38个,学习型楼组172个。同时,依托社区学校建立团队骨干培养选送机制,成为团队活动的带头人。2013年东镇居民区摄影沙龙等15个单位被评为上海市老年学习型团队,累计31个;杨宅等4个居民区被评为上海市居村委老年人标准化学习点,累计9个。
四、深化创建特色,提升品牌效应
(一)注重理论研究,取得一批课题成果
积极参与市、区实验课题研究。其中,“发挥社区文化优势,开展社区特色文化教育”被评为长宁区优秀实验项目,“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发挥凝聚力工程学会作用,推进教学点工作上台阶”获得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构建社区心理预防体系,提升心理自我调控能力”获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心理健康实验项目”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一般实验项目,“打造终身学习乐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获第九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注重文化惠民,造就一批教育阵地
贴近生活,贴近需求,激发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活动的亲民度和满意度。一是着力街道门户网站和“区街一体化”数字学习子平台建设,开辟“学习角”专栏,宣传各类特色课程,提高影响力;二是着力发挥社区“报、栏、网、校、坛、屏”等宣传载体的作用,为社区居民及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年、月、周文化活动菜单,提高普及力;三是着力“法华牡丹文化节…‘社区读书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演讲比赛、名家导读、读书之星评选活动,提高吸引力。
(三)注重区域特色,形成一批品牌项目
以创新载体促实效,创建品牌促发展。一是立足区域人文优势,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社区品牌,如“法华牡丹节…五名工程”“文化微课堂…‘老洋房巡游”等项目;二是发挥社区共建优势,坚持联手社会力量,共同打造文化品牌,如“新华论坛”“新春楹联进社区…新华之夜音乐会”“苗苗读书营”“小脑袋沪语班”等项目;三是着力群众创新优势,尊重和支持居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如居民“睦邻点”教育教学点和“君慧心理工作室”“两岸三地情”联谊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