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共分10章,系统地介绍了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抽样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列联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和统计预测与决策等内容。本书适合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关于社会经济活动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分10章,系统地介绍了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抽样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列联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和统计预测与决策等内容。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1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2节 统计与统计学
第3节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4节 统计学的分类
第5节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6节 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1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第2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3节 调查方案设计
第4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5节 统计表
第3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第1节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2节 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
第3节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
第4节 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测度
第4章 抽样与参数估计
第1节 抽样推断概述
第2节 抽样误差
第3节 抽样估计的方法
第4节 抽样的组织形式
第5章 假设检验
第1节 假设检验的一般问题
第2节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第3节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第4节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第6章 方差分析与列联分析
第1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2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3节 列联分析
第7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1节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第2节 相关关系的测定方法
第3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4节
第1章 绪论
本章导读
本章是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概括总结。通过学习,了解统计学基本框架体系,系统把握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统计活动的过程;在了解统计学产生和发展,深入理解统计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全面认识统计活动的特点。
第1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一词的产生已经有几千年。统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拉丁语中的Status,指各种现象的状况。由这一语根组成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也含有国家结构和国情知识的意思。根据这一语根,十八世纪德国政治学教授亨瓦尔(Achenwall)在1749年所著《近代欧洲各国国家学纲要》一书绪言中,把国家学定名为Statistika(统计),原意是指国家显著事项的比较和记述或国势学,认为统计是关于国家应注意事项的学问。此后,各国相继使用“统计”这个词。1903年钮永建、林卓南等翻译了日本横山雅南所著的《统计讲义录》一书,把“统计”这个词从日本传到我国。1907年彭祖植编写的《统计学》在日本出版,同时在国内发行,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统计学”书籍。“统计”一词就成了记述国家和社会状况的数量关系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