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理与化学分析(第2版)》是药学高职高专制药、药剂、中药和药品营销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教材,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殊荣。
本教材突破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3门课程的界限,将药学各专业“必须、够用”的化学基础与分析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由浅人深、深入浅出地讨论。与原来分3门课开设相比,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节省了学时。全书包括6个模块:准备知识;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原理与四类化学滴定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光谱产生原理;离子的化学性质与化学鉴定、检出;多相平衡原理与分离分析方法、表面吸附与胶体溶液;反应热、反应方向与反应速率。全书配有212幅插图和73处“链接”,以图代文,图文并茂,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拓展视野。教材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另设有“学习目标”、“案例”、“小结”、“目标检测”,并配套PPT课件,使大学教材的面貌焕然一新。
《化学原理与化学分析(第2版)》可供医药类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使用,还可以作为医药业务岗位培训和医药职工自学参考教材。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案例教学,突出技能 编写中融入先进的案例教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教学之缺憾,紧跟药学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药学类人才。 紧扣大纲,直通执考 紧扣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目标检测”采用历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高仿真模拟试题,搭建执业证书绿色通道。 链接互动,趣味盎然 采用双色印刷,版面新颖、活泼,图文并茂,重点突出,适应学生阅读习惯。增设“链接”,提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配套课件,教学相长 全部教材配套PPT教学课件,全面提高教学成果
(四)渗透作用的意义渗透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动植物生命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动植物体内的细胞膜是一种很容易透水,而几乎不能透过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的薄膜。正常人体内的血液、组织液等体液都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如果人们食物过咸或运动时排汗过多,就会有口渴感,这是由于体液浓度增大而引起渗透压升高的缘故。通过饮水,可降低体液中可溶物的浓度而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状态。另外,植物利用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也是通过渗透作用来实现的。
渗透作用在医、药学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比如,临床上对大量失水的严重病人,往往需要静脉滴注大量的5%葡萄糖和O.9 %氯化钠等渗液。为什么大量输液需要与血浆等渗?因为红细胞膜具有半透膜性质,正常情况下,膜内细胞液与膜外血浆是等渗的。若大量滴注高渗液,使血浆中可溶物浓度增大,膜内细胞液的渗透压必然低于膜外血浆的渗透压,红细胞内的细胞液将向血浆渗透,结果使红细胞萎缩。若大量滴注低渗液,结果使血浆稀释,血浆中的水分将向红细胞内渗透,使红细胞膨胀,严重时可使红细胞破裂,这种现象叫做溶血。在补液过程中,只有等渗液才能使红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