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围绕此中心思想分六编加以论述,第一编为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二编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研究;第三编为英美现代艺术教育研究;第四编为日本现代艺术教育;第五编为现代艺术教育典型个案研究;最后的第六编,着重论述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教育基本特点、经济社会文化作为其发展的根本动因、特具的功利与非功利二律背反的内在张力、中西与古今关系、面临的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针等问题。
第一编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第一章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观念之异同
第一节 艺术教育视野中艺术的本质与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视野中教育的本质意义及其功能定位
第三节 艺术教育的性质、功能、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制度之异同
第一节 中西艺术教育体制的相似之处
第二节 中西艺术教育体制的主要差异
第三节 中国艺术教育体制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章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模式之异同
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科学理性模式
第二节 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人文情感模式
第三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艺术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二编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研究
第四章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生背景
第二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思想探索与具体实践
第一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思想探索
第二节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30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艺术教育地位的重新恢复与体制确认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展开与艺术教育的顺利发展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与艺术教育的沉寂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一节 艺术教育地位的再次确立
第二节 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大发展
第三节 进入21世纪后艺术教育局面的新开拓
第三编 英美现代艺术教育研究
第八章 美国现代艺术教育及其后现代主义转向
第一节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BAE)
第二节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
第九章 20世纪英国大学艺术教育概况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传统和近代化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现代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
第十章 伯明翰大学艺术教育及其与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与伯明翰大学的艺术教育模式
第二节 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及其与伯明翰大学的比较
第四编 日本现代艺术教育研究
第十一章 日本“战前”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日本明治初期的图画教学论
第二节 手工制作教学论
第三节 山本鼎和岸田刘生的教学论
第四节 箕田源二郎的教学论
第五节 加山又造的教学论
第十二章 “战后”日本大学的教养教育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小原国芳的“全人”艺术教育思想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后教养教育方针的变动与恢复
第十三章 日本美术馆及社区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美术馆的教育普及活动
第二节 美术馆教育功能的拓展历程
第三节 日本美术馆化的社区运作
第四节 美术馆的组织
第十四章 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日本书法教育
第一节 社会及学校的书法教育概况
第二节 中国、日本普通高校书法素质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第十五章 东京大学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教养学部的设立与发展
第二节 基础美育
第三节 专业艺术教育
第五编 现代艺术教育个案研究
第十六章 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清华人的艺术教育理念
第二节 清华的艺术教育实践
第三节 清华艺术教育的机构组织
第十七章 哈佛大学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诺顿时代
第三节 《通识教育红皮书》的艺术教育思想
第四节 布朗《视觉艺术报告》的艺术教育思想
第五节 核心课程项目与艺术教育
第六节 21世纪的改革浪潮
第七节 哈佛艺术博物馆和“艺术优先”艺术节
第六编 现代中西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
第十八章 深化对现代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基本特点的认识
第十九章 加强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把握
第二十章 坚定在中西交流对话中走中国特色路径的信心
参考文献
后记
(三)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T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到位”:一是一些高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学校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二是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还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三是一些高校对艺术教育的管理还不到位,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
因此,在一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着间歇性、随意性和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特别是不少地方存在着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重视推动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视艺术演出效果而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提高等现象。有一些院校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开设课程方面仍然存在随意性大、单一等问题,且从事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属于兼职。而即使是一些高水平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较好的院校,也有师资不足、经费不足、场地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