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是小说家,编辑家。名气不小的作家贾平凹、莫言、刘恒、王安忆,及一些初露头角的文坛新秀,他都曾参与组稿、阅稿,并与作者就文章进行打磨、推敲、润色,但他并不借此张扬。他生活在“自在”的境界里,对名利极其淡泊,什么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全无挂怀。这么多年,任凭朋友熟人一个个地升迁,或骤然大红大紫,风光无限,他自个儿只顾悠哉游哉,自得其乐。闲下时,会把两根香烟接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吮吸着,享受着,一边写他的千字文,做他分内工作。他喜欢喝红茶,家里人偏偏劝他喝绿茶,无奈之下,他便将红茶绿茶放在一起沏,是什么味道?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领略。文平就是这样一个散淡、平和的人。他出身于农村,大半生在城里度过,可思乡之情却一刻也不曾淡漠,他总是怀念故乡的田野、草木乃至破旧的屋舍、洒落着牛屎的弯弯小路。他很怀念自己的故乡,有他的小诗《明望堂》为证。
《明望堂琐记》是文平先生的个人散文集,内中具体收录了:《春天,总是美好的》、《种瓜得瓜两解》、《明望堂琐记》、《酒鬼与画家》、《长长一溜阴影》、《一部感人至深的好书》、《好大一棵菩提树》、《得失甘苦说
《明望堂琐记》讲述了:思来想去,需要找个切入点,写一篇东西,但一直不得要领。忽一日我想到儿时在乡村看京戏《空城计》诸葛亮的一句唱词“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唱出了诸葛亮的潇洒、从容、平和。好啊,这文章有了。文平是小说家,编辑家。名气不小的作家贾平凹、莫言、刘恒、王安忆,及一些初露头角的文坛新秀,他都曾参与组稿、阅稿,并与作者就文章进行打磨、推敲、润色,但他并不借此张扬。他生活在“自在”的境界里,对名利极其淡泊,什么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全无挂怀。这么多年,任凭朋友熟人一个个地升迁,或骤然大红大紫,风光无限,他自个儿只顾悠哉游哉,自得其乐。
序言
死天活地
难醉陶然
玩笑
半聋半哑
明望堂琐记
花镜
蚕沙
文鸟
六福客栈
四季花
盘根
飞来钟
湘西纪行
游龙潭
窑台茶馆
春天,总是美好的
南宁的热
自己捡的红豆
相思湖边
真的绿
滴水声声
桂海一秀
种瓜得瓜两解
死去活来
寻找父亲
后来
那盘石磨
老胡
好人刘绍棠
老顾
酒鬼与画家
采访四记
管桦
陈企霞
徐迟
程玉英
酒鬼
不会忘记他
破烂儿
疣
三味
长长一溜阴影
《民族文学》小说组
韩公昌熙
言子
脸皮儿
小说死活
活水
死结
生吞活剥
《荒原》序
《凶年》序
审读《怀念狼》
从神童到土著
谈味儿
抽象追求
耐人寻味是《梅雨》
一部感人至深的好书
灵魂震撼
《山魂》沉重
且说《哨兵》
凝重的《紫墙》
《民族文学》第六期短篇小说
少数民族改革题材小说刍议
西去断想
好大一棵菩提树
出好书也难
振兴之振兴
得失甘苦说创作
河与山
有多少四合院,就有多少故事。北京四合院太多,有一个叫慈悲庵。叫这么个名字,但没有庙宇神像,没有和尚尼姑,平平常常一座院。门不大,朝东开着,四厢里都盖了房,所不同的是靠西面的三间有屋顶而无墙,像个过厅,可以从厅中一直走出去,见到的是碧绿一片池水。这过厅有点来头,建造者是清朝一个工部郎中,他从白居易诗中取“陶然”二字为名,便是后来的陶然亭。
名人可以筑起一个亭,却不能使这座院子昌盛,全都是因为这地方太偏、太荒。只有到秋天,满眼的芦苇野鸭才能招引一些失意的文人墨客,他们从京城四处聚到这亭里院里,喝酒,做诗,作画,评说天下不平事,想说什么说什么,不必靠谱儿,如同这座空洞的院落,没遮没拦。
也有过辉煌岁月。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周恩来和李大钊都在这院里开过会,至今,南边一间小屋还存下木箱一只毡子一块以及笔墨等物,据说那是李大钊用过的,不知是真是假。
解放以后,陶然亭一带修了公园,亭台楼阁,山水花木,很有一些野趣。只是慈悲庵这座小小院子却从此少有来人问津,屋内积满灰尘,檐下住了鸟雀,晚风吹到坚硬的蜘蛛网上。嘭嘭嘭地响,好似听到琴弦断裂的声音,很有些怕人。等到八十年代初,院子的主人在睡过一个长长的觉做过一个长长的梦后,忽然醒悟,把房租了出去,租给一家文学杂志社,以为这样才叫物尽其用才可以渗透出一种文化味儿。何况,每年尚有租金三万元。过了四年。院子改租给一家研究红楼梦的公司,原因之一是这公司的房租可以出到六万。水涨船高,见了钱当然喜欢。可惜好景不长,不明不白中“皮包”公司悄然消失,想找人算账都没个一准地方,只好哑巴吃黄连,往肚里咽吧。等苦处吃够,人会很快忘掉,于是胆子更壮,照老样儿走下去,绝不回头。
慈悲庵里办起了展览。有实物也有图片,有油画国画也有手工剪纸,高低档一齐上,创意不错水平也不低。到陶然亭的游人不少,但一走到小院门口便脚步打住,硬是不买这账。过了两月,只好撤掉展览,策划着零售生意,屋内摆几张桌,卖水果卖面包卖冷饮,或者卖古钱币卖纪念章卖工艺刀枪、文物字画等等。这一回热闹些日子,每天收人可到六七百元。想不到会有竞争,离小院不远处的水边搭起一排六间的活动房屋,经营同样的商品,因为地界好生意也就兴隆发展,愣将偌大一个慈悲庵挤垮挤掉,于是冷寂难免,空空落落依旧。
如今,经常与这院子相伴的只剩下两个守门老人。在前的一个会写字,每日天亮,往小屋里一坐,一张一张的写,轻易不大出门。前年,写字的长者退休回家,跟着来的是个唱京戏的,听说在一个部队京剧团唱过花脸,转业回京找不到适合差事便进入这座小院。他很谨慎,因为怕四合院着火而戒了烟。但喜欢喝酒难改,一到班上,从衣袋里掏出酒瓶掀掉瓶子盖,一口一小口慢吃慢饮,偶尔撂下一粒五香花生豆,不慌不忙的一种脾性。喝到相差不多时,要到院里巡视一回,尽职尽责。等着无事无人无忧虑,会站到院边一棵枯死的老槐树底下,清清嗓门吼几句《捉放曹》中陈宫的唱段:“一轮明月照窗下,陈宫我心中乱如麻……”。唱得不错。飘逸,雅致,古朴,真切。
没有人管他。他会再溜回到小屋接着喝。一直喝到太阳西下,当晚风悄悄吹过,“咣哨”一声小院的门就关上。于是,无所适从中守门人会急匆匆步人院内,竖起一双厚实的耳朵。希望听到些什么。然而,除了整座院落的冷觉和空寂以外,他终究不能听到任何一点声响。唯有镌刻在屋门柱上的一剐对联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那依旧是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几十年间,残疾人和残疾人工厂生产的商品,曾不断从我身边走过,只是从未加以特别关注。而现在,大年春节刚过,一夜之间,我自己却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成了地地道道的残疾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的获取。
多年前,绍棠曾撰文称自己已沦为残疾人,确实让我吃惊不小。但后来见他身残而志不废,做起事来比先前更加拚命,我心也便踏实一些,以为人哪,也就那么回事。前不久从一本书中读过一篇文章,列举了许许多多伟大人物,大到皇帝宰相、小到文人墨客,全都是残疾人。这事不错,这文章也不假,只是我觉得大凡抬出这样事例时,却忘记为文者已经陷人各取所需和断章取义的境地,难以公允因而也就难以叫人服气。人不会因为伟大而连他的残疾也变为光亮;人也不会因为残疾而变得声色皆空,昏天黑地一片。
总是要走向残疾的,没有谁能躲过。男人、女人、大人、小人。即使如我的老娘,在我耳聋之后没几天就去世了,高寿88岁,且被结论为“无疾而终”。但我以为那也不过是医生在诓人而已。去了的无疾而终,留下来的倒成为残疾,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当我走进协和医院,并确确实实住在耳科病房时,心下仍不愿相信这一诊断。是妻子陪我去的,她一直陪我从武警医院又转到协和。晚上,等她走去而只把我一人留在病房时,盯着明亮的病床和一样明亮的护士小姐们,我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自己,不得不承认生活是同我开着一个认认真真的玩笑,这玩笑像做工、种地、当公务员、开车子一样,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状态,它不应当也不可能给人多些什么少些什么。生当如从前,聋与不聋,实在是一个样子,我这样以为。
当然,残疾的悲哀还会出现,就像过去的我一样,它不会止于一人而肯定会继续下去。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个美妙的世界,是一刻也离不开玩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