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也需要理性,理性下的激情才是最深刻和神圣的,崇高而伟大的。纵观当下文坛,我们似乎可以肯定一点:真情少了,假情假意的多了,激情少了,泛情与虚伪之情多了。文学需要在这一问题上认真反省——反省你的感情就是反省你的作品,同样反省你的作品也为反省你的真实感情。文学需要再度呼唤激情,需要呼唤真实而强烈的激情。
《不爱你不行》是中国作协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的散文精选集,分为亲情与友情、文学感悟、生活随想、评论与序言四个部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发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思。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对情感的体悟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情怀和创作激情。
《不爱你不行》收录了何建明近几年的散文、随笔、评论等作品,不少文章引发广泛关注。谈人生,说亲情,讲文学,论天下,书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深邃思想与坦率性情。《不爱你不行》的文章充分地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生、生活的思考,特别是以写作者和作协领导的切身经历对文学的评说感悟让人受益匪浅。读者从书中既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不懈追求,也可以获得有益的知识和启示。
何建明,1956年出生,江苏苏州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忠诚与背叛》《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共和国告急》等,电视连续剧《奠基者》《国家行动》等。多次获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第一篇 亲情与友情/1
父亲的体温冰碎了我的心/3
母亲,永远的“铁姑娘”/13
王蒙——— 永远的大青年/22
“好婆”杨绛今年一百零三岁/26
谢晋的最后一个遗憾/32
带着文学人的尊严而走,壮丽!/46
劳动人民的孩子不怕劳动/54
关于作家叶梅/66
恩师如父/70
用文学祭奠逝去的灵魂/82
我们是兄弟/90
不可能再有这样的大导演/99
难忘战友情/108
亲人不哭,而我热泪盈眶……/114
第二篇 文学感悟/119
文学在于激情/121
爱得彻底,恨得干净!/124
我的“文学春节”/126
毛泽东的“文化梦想”/134
刻骨铭心的记忆/148
创作的源泉依靠人民/154
感知文学的光芒、热度与精彩/156
中海油人的历史性贡献/170
人民永驻我心头/175
文道独行必大侠/179
作家应理直气壮地做时代进步的推动者/182
三十年正年轻/189
让我们以文学的名义致敬文学编辑/194
热贴莫言,不如远离莫言/199
作家要把自己修炼成高尚和高贵的人/203
第三篇 生活漫步/209
见得今日“洋苏州”/211
故乡水韵/217
穷人的孩子上大学难/223
用心感受多彩生活——— 寄语“90后”/227
重上井冈山/230
玉树,你牵着我的心……/237
“死亡之海”的生命礼赞/242
温州人的成长记忆/264
手机阅读的梦想/271
佛驻灵山/274
陕北安塞“好汉坡”/277
视别人为弱者其实是弱者的表现/283
普希金为什么不到中国来/292
第四篇 评论与序言/303
石油人的史诗/305
关于黄金和黄金人的传奇/309
张国领注定是诗人/315
令人入迷的故乡吟/322
读出哲人的诗情画意/326
用文学表达我们对海疆的情感/330
谈报告文学创作的难度/335
关于你的名字——— 《西部神话》序/340
《红色圣地上的呼啸声》序/354
贵在心境——— 《浩然龙年风》跋/358
《十三亿人乐了》序/363
最接地气的地方和你……/368
父亲的体温冰碎了我的心
男人之间的爱与恨,莫过于父子之间;父子之间的爱与恨,其实是同一词、同一种感情——透心痛骨的爱!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
在我童年、少年甚至是青年时代,有时觉得父亲是世界上最让我恨的人。
第一次恨父亲,是我童年的第一个记忆: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自然灾害的年份。我刚刚懂事,却被饥饿折磨得整天哭闹。有一次,因为食堂的大师傅偷偷给了我一块山芋吃(北方人常叫它红薯),当干部的父亲见后便狠狠地将我手中的山芋摔在地上,说我是“贪吃囡”。为此他在“三级干部会议”上作自我检讨。因为年幼,那时我并不懂得父亲绝情的背后是多么彻底的廉政。
第二次记恨父亲,是因为我家宅前有棵枣树,结的果子特别甜。每年枣熟的时候,总有人前来袭击枣树,摘走一颗颗又甜又脆的大红枣,我为此怒火冲冲。有一天,邻居的一位比我小一岁的男孩子在偷袭枣树的时候,被我抓到了,为了夺回枣果,我与他大打出手。不料被父亲发现,他竟然不训斥“偷枣”人,而是操起一根很粗的竹竿将我的腿肚子打得铁青,并说:“你比人家大,凭什么跟人家打架?”我无法理解他的逻辑,于是瞪着一双永远记仇的眼睛,在心底恨透了父亲。
第三次记恨父亲时,我已经二十多岁了,并在部队扛枪保卫边疆多年。记得那是第一次回家探亲,本来,多年不见,家人很是兴奋和开心。哪知,到了晚上,父亲瓮声瓮气地瞪着眼睛冲我说:“人家比你读书少的人都提干了,你为啥没有?”这、这……我气极了!本来我对几个专门靠拍首长马屁的老乡提升就很想不通,父亲这么一说简直像针扎在我心尖儿上。
此后,我对父亲的恨有增无减,并发誓要做个有头有脸的人。后来我终于也算混出个人样了,在部队提了干部,又成了一名记者、一名作家,再后来在京城也常常被人在身份之前冠以“著名”两字。但与父亲的“账”一直没有算清——因为以后每次我回老家探亲时,父亲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与他年轻时相比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有点纳闷儿,父亲变了性格?还是真的老了?但我一直没有细细去想,就在这忙碌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前年年末的一天,姐姐和妹妹相继打电话来,说父亲肺部长了一个肿块,而且是恶性的。一向对父亲满怀“恨意”的我,那一刻心猛地颤抖起来:怎么可能?!当我火速赶到上海的医院时,父亲见我后眼圈红了一下,但即刻便转为笑呵呵的,且扬起他那明显瘦弱的臂膀对我说:“你看我不是还很有劲嘛!哪有啥病!”我尴尬地朝他笑笑,转过头去时,不禁泪水纵横……
爸爸啊,你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吗?几分钟前医生告诉我,说父亲最多还有半年时间……太残酷了!无法接受的残酷——一个好端端的人,一个才过七十岁的人,怎么说没就马上会没呢?
陪床的那十天,是我成人后的三十多年里,第一次全天候与父亲在一起,白天除了挂掉瓶就是挂掉瓶。于是,父子之间有了从未有过的漫长的交谈……
为了分散父亲对病情的恐惧,我时不时地提起以往对他的“记仇”。父亲听后常笑得合不上嘴:“你光记得我对你不好的事,就没有记过我对你好的时候?”
“还真没有。”我有意逗他。
“没良心!”父亲笑着冲我说。然后仰天躺在床头长叹起来,仿佛一下回到了他久远的记忆之中——
“……你刚出生那几年,我每年都带着民兵连在几个水利工程上干活,那个时候一干就是十几个钟头,大跃进嘛!干活干死人的事也有,我的病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父亲到闭目的最后时刻,仍坚持认为自己的绝症是当年拼命干活受潮引起的。)你小时候几乎天天尿床,记得你当兵前还尿湿过床吗?”
我点点头,脸红了。
父亲问:“你小时候因为这,挨过我不少打,这你没有记过我仇?”
我摇摇头,说:“这事我一点不怪你,是我理亏。”
父亲摇摇头:“开始你一尿床我就打你,后来知道这也是一种病,就不怎么打你了。不过你尿得也玄乎……”
父子俩对笑起来。如今七尺男儿的我为小时候的毛病羞愧不已。对这事我记忆太深刻了,母亲不知想过多少办法,其中不乏晚上不让我喝稀吃粥之类的招术,可我只要一进入梦乡,就总会做那些跟小伙伴们穷玩傻玩的游戏,然后又累得个死活。那光景里又急得找地方尿尿,最后一着急,就随便找个地方痛痛快快地尿了——等身子感觉热乎乎时,便已晚矣:床被又让我尿了个通湿……
父亲在病榻上侧过头,问:“还记得你尿床后我给你做啥吗?”
我忙点头:“知道,每回你把我拉到被窝里,用你的体温暖和我……”
父亲又一次长叹:“算你还记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