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国父,他昔日的革命伙伴、国会议员哈瑞·李称赞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华盛顿是如何赢得这份殊荣的?美国独立战争又是怎么爆发的?《华盛顿的将略——扭转美国独立战争危局的特伦顿之战》将帮您一探究竟。
现在的伊朗是中东的重要国家,其军事实力在中东不容小觑,但与其前身萨珊波斯帝国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萨珊波斯帝国是田中芳树《亚尔斯兰战记》帕尔斯王国的历史原型,这个以重装骑兵为核心的强国,多次击败古罗马军队,甚至曾俘虏过罗马皇帝。《第二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兴亡简史》将向您讲述那个神秘而强大的古国。
刘宋名将檀道济被杀,留下了“唱筹量沙”、“目光如炬”、“自毁长城”等有故事的成语,是南北朝的悲剧。檀道济为什么会惨死?《自毁长城之乱——南朝刘宋景平宫变考略》将解答檀道济被杀的秘密。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予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赞誉。《秦王玄甲破阵乐——定鼎李唐江山的虎牢关之战》一文将向您细述,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是如何率领精锐玄甲骑兵,一举攻灭王世充、窦建德的。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代列国政治、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国七雄厮杀与搏战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纵横家的“口舌之利”,《战场背后的口舌——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将为您解答。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战争、中外历史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赵恺:生于鱼米之乡,求学于燕赵之地,历史研究者,现出版有《一言难尽:全元历史现场》《军国凶兽:日本战史》《猛禽崛起:美国战史》《军部当国》等。
GWB:资深翻译者,擅长欧洲古代战争历史的研究与撰写,曾参与《帝国强军》《战争事典》等图书的写作工作。
王烨:专业作者,笔名“常山日月”,精通中国古代历史,并致力于日本古代史、中世纪欧洲史研究,曾担任凤凰网历史版版主、TOM网渔樵耕读版版主,在《中华遗产》《百家讲坛》《国际展望》等刊物发表过多篇文章。
范永青:80后,笔名“熊嘟嘟”,自幼喜读史籍,著有《历史真有故事:大唐盛世》《历史故事新编》等书。
薛鹏:历史故事和小说写手、历史人物图画手,著有《小人物翻转大历史》《汉墨胡尘》《龙城岁月》等小说,绘制的人物图曾用于百家讲坛等栏目。
公孙衍、张仪早已作古,田文行将就木,苏秦化为尘土,谁为纵横派新一代的魁首?合纵则信陵,连横则张禄。
时间前行到公元前270年左右。联军破齐后,齐国危亡之际,名将田单收复了齐国本土。齐国虽然复国,但强盛之势已去。时人如此分析国际形势:秦、楚、魏、燕、赵是大雁,齐、鲁、韩、卫是中雁,邹、费、郯、邳是小雁。其中,秦国已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就像一只大鸟,面对海洋向东矗立,左翼扼赵国西南,右翼捉楚国鄢郢,胸抵韩魏,垂首中国,占绝对有利的地理位置。
然而,秦国当时也陷入了权臣政治的泥沼。穰侯魏冉以公器攫取私利,在占据原属宋国的著名商业都市陶邑后,又出兵攻取了齐国的刚、寿等邑,以增加自己的封地面积。可是陶邑距秦国本土遥远,孤悬于齐、楚、魏等国的包围圈中,是一块飞地,一旦战事再起,陶邑必成他人嫁衣。可见权臣政治是有局限性的,先私后公,因私废公是其最典型的特征。秦昭襄王对此十分苦恼,而当时,助他摆脱困境的人已经来到咸阳。
张禄,本名范雎,魏国士人。他本是魏大夫须贾的家臣,由此可以看出其出身颇低,从姓氏分析,也许出自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一脉。他曾随须贾出使齐国,结果触怒了须贾与魏相魏齐,被打断肋骨丢在厕中,后藏匿在郑安平家。他经郑安平,得到秦国使者王稽推荐进入咸阳,一年后见到秦王。范雎向秦王面陈秦国政务得失,并直言批评魏冉越过中原诸国攻占陶邑的错误军事行动,提出纵横派四字施政纲领:“远交近攻”。虽然只有四个字,却点名了战国的外交准则。从此,秦国围绕着这四个字,与燕、齐、楚诸国建立友好邦交,持续不断打击中原的赵、魏、韩三国,终成霸业。
范雎还认为王权至上。与权力相比,亲情只是王者可有可无的调剂品。范雎说,如今秦国权力三分,秦王只不过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实权,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后世继位之君恐怕并一定会是秦昭襄王子孙。被范雎点醒的秦王,于公元前266年削减宣太后、魏冉、芈戎、高陵君、泾阳君等人的权势。待次年宣太后去世后,秦王将几大贵戚放逐到封地,任用范雎为相,开始了兼并三晋的战略。
有了“远交近攻”的指导思想,秦国巩固新攻取的土地,注重“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强调歼灭敌国兵力。秦国首要打击对象就是三晋中最弱小的,与秦地形交错,被视为心腹之患的韩国,由此引发了战国时代动员兵力最多的长平之战。
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是唯一与晋公室有血缘关系的家族。韩王的始祖韩万,与晋公室同为曲沃桓叔的后嗣。三家分晋时,韩氏取得的三块土地相对独立:一是安葬着韩氏先人的汾水之滨的平阳与群山林立的上党,也就是今山西省临汾到长治一带;二是王屋山以南被称作南阳地的地域,这是韩宣子主政期间取得的;三是三家分晋后韩氏自己开拓的西起卢氏、北据成皋、东至垣雍、南到阳翟的原郑国土地。如此零散的国土分布很难形成向心力,被称作“四分五裂之道”。
韩国的土地虽然分散,但不论是国土北部的上党,还是南部的郑地,都是战略要地,但连接南北的道路只有险阻的太行山脉,一旦这些山道被切断,韩国就将被截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两段。
范雎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公元前265年,秦军出兵切断了山道,准备由此夺取上党。秦巧妙地避开韩的致命点,分四年进行战略部署,彻底隔绝了上党与外界的联系。除此之外,范雎还发兵东下荥阳威胁韩本土,致使韩国朝廷做出献上党求和的决定。如果事态像两国朝廷想的那样发展,那么一场大战当可消弭于无形。
只是,韩国下达了上党归秦的命令后,先后两任上党郡守都拒绝执行王命,最终做出了不降秦而降赵的决定,这是史书记载的长平之战起因。然而,从韩国历来的行事作风看,这次不降秦而降赵的决定,很有可能是韩国朝廷密议得出的结论。将烫手山芋丢出去,自己坐山观虎斗,岂不是一石二鸟?以后来韩国行使“疲秦计”、开凿郑国渠来看,这很有可能。
赵国被从天而降的大礼砸晕了,赵孝成王与平原君赵胜都竭力表示,天与不取反受其殃,认为凭赵国胡服骑射后积蓄多年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与秦打一场光明正大的对抗战。这时,赵国名将廉颇虽老,威风尚在。他受命镇守长平,从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秦军未取得显著成果。
拼消耗是最痛苦的,秦军无法突破廉颇的严防死守,于是开始在赵都邯郸散布流言,说廉颇年老怯战,秦军只畏惧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王中计阵前换将,虽然赵括并不是一无所能的纨袴膏粱,但这一战毕竟是赵军败了。此战,赵军先后死亡四十五万人,秦军也成为强弩之末。虽然当时秦军主将白起一再坚持挟大胜之威一举攻占邯郸,但范雎的狭隘心理发作了。
范雎此人出身不高,才华横溢但心胸狭隘,尺寸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成为秦相后,他将恩人郑安平、王稽都提拔成为秦君将领,对须贾、魏齐等人则以牙还牙一雪前耻。然而,报恩以金银则可,以国器酬私恩,就难免坏事了。他担心白起会因大功位居自己之上,于是说服秦王接受赵国割地求和。范雎与白起因此彻底决裂。
虽然秦国接受了赵国割地求和的要求,但赵国国内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秦军之所以停止攻击是因为他们已经力尽,本就没有再攻击的可能,这时割地纯属多此一举。最终和谈搁浅,两国烽烟再起,只是白起称病,再不肯受范雎摆布。范雎于是启用了自己的恩人郑安平作为攻赵主将。
虽然三晋之间内部龌龊不断,但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其他两国还是有危机感的。但秦国有言在先,哪国救赵,秦必移军攻之,这个威胁使各国救兵停在赵国边境持观望态度,尽管赵国此刻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谁能起沉疴,疗绝症?公子信陵是也。
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幼子,魏安僖王异母弟,其姐姐嫁给了赵国平原君赵胜。因为信陵君礼贤下士,门客众多,在国中有很强的号召力,魏安僖王非常忌惮他,并不给他安排职务,只是一个闲散的宗室。此次邯郸之战,就信陵君而言,于公,要为国尽力,不能坐视同源的赵国被秦国攻灭;于私,自己的骨肉至亲还在邯郸城,岂能眼看他们与国俱亡?
当时的信陵君还是个青年公子,他的礼贤下士一半出自天性,一半则是仿效孟尝君与平原君。真到决策国事的时候,他的处理方式是幼稚的。他率领自己门下的几千食客,打算冲到邯郸为赵国尽点薄力,但之前一直受他礼遇的门客侯嬴却拒绝了。侯嬴,是魏都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已过古稀之年,是个大隐于市的谋士。信陵君将其收在门下,平时非常尊重他。他却在奔赴前线的急要关头临阵退缩,这使信陵君非常失望。终于,老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死有轻重之分,数千门客投身秦军阵地,不异于投肉饲虎,于人于己毫无好处,如果公子执意救赵,就要心中先有决断。
这个决断就是自绝于家国:首先信陵君找到魏王宠姬如姬,请她看在自己曾帮她报杀父之仇的恩德上,帮忙盗出藏于内宫的虎符;继而携虎符直驱停在赵魏边境的魏国大军,夺取统兵权;最后带领大军进军邯郸。
邯郸城内山穷水尽,邯郸城外也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此刻,十余万名援兵到来,内外夹攻之下,秦军大败,秦军统帅郑安平降赵。范雎的另一恩人,此时身为河东郡守的王稽也有通敌的举动。也就是说,范雎以私恩启用的两个恩人都背叛了秦国,那么作为保举人的范雎在秦国律法中是要受到株连的,“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秦国失败,秦昭襄王对范雎极为不满,尽管范雎已经请罪,却难消罪责。公元前255年,据云梦秦简《编年纪》记载,王稽被处死,范雎也去世了,死因没有记录。范雎为秦相十二年,为秦国确立了“远交近攻”的大战略,这个国策一直延续到秦统一六国。可以说,范雎是纵横家学派很有远见卓识的一代宗师。
范雎身陷泥沼之际,却是信陵君春风得意之时。虽然因为得罪了魏安僖王无法归国,但作为保存赵国的恩人,信陵君在赵国享受极高规格的待遇。他决定客居于赵,做个异乡人。十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47年,魏国遭到秦国大举进攻,魏安僖王请信陵君回国统军抗秦。信陵君以自己卓越的号召力再次组织起以赵、魏、楚为主体的五国合纵大军,将秦军击退回函谷关。《史记》如此感慨道:“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然而,功高不赏,信陵君立此盖世功劳,原本就对他心有顾忌的魏安僖王岂能无动于衷?加上秦国使连环反间计,信陵君最终以酒色自保。公元前243年,信陵君与魏安僖王都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