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人类史》(This Fleeting World: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是一部视野宏大、脉络清晰的人类简史。它讲述现代智人近10万年的发展轨迹,以宇宙大爆炸为起点,在138亿年宇宙演化的壮阔背景下,俯瞰人类历史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构建一幅关于人类历史的大图景。
《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星系演变、生命进化,讲到早期社会的诞生、农业文明的出现、现代社会与文明危机。全书共4个篇章,在不到10万字的篇幅里,清晰地勾勒出每一阶段的发展框架:
第1章,“前传:开端之前”,讲述在宇宙演化进程中,人类是如何诞生的,以及现代智人是如何出现的;
第2章,“开端:采集狩猎时代”,讲述现代智人如何从生物圈中脱颖而出,建立人类社会;第3章,“加速:农耕时代”,讲述农业文明的扩散,以及分散在各地的社群如何建立起相似的生活方式;
第4章,“我们的世界:近现代”,讲述更高级的工业文明的诞生,及其如何一次次将我们推到文明危机的边缘。
通过这4个章节,《极简人类史》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壮阔的历史大图景,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清,人类历史从哪里来,以及人类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这本书用一个大比例尺看待人类历史,所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接一个了无生趣的事实”,而是富有逻辑、互动连接的人类共同的故事。
1、 《极简人类史》描绘了一幅人类历史演变进程的全景图,在这本书中,我们可能看不到秦始皇、凯撒大帝这样的历史细节,但是却能看清楚人类历史从无到有的发展轨迹。 3、 《极简人类史》不仅是看清人类世界的快捷途径,更能满足我们对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心。它从“复杂性不断提升”、“集体知识”、“人类独特的适应机制”等视角解读了人类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4、 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是“大历史”国际领军人物,他开创的“大历史”获得许多历史学大家的认可,威廉麦克尼尔甚至将他的理论与达尔文、牛顿的成就相提并论。他还改变了比尔盖茨“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尔盖茨自称是他的“忠实粉丝”,并斥资1000万美元为他打造“大历史”公开课,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历史认知变革。5、 美国500所中学的热门历史课程,青年教师优先推荐的教学参考手册,更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人类简史。《极简人类史》是大卫克里斯蒂安写给大众的**一部人类简史,也是他的“大历史”观的核心提炼。6、 《极简人类史》从宇宙演化的视角思考人类共同的命运,它试图回答,宇宙从哪里来?人类世界从哪来?“我”从哪里来?这种从“过去“看懂“未来”的视野,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在动荡不安的互联世界,提升历史大格局意识。7、 为了更好地理解“极简人类史”,书中增加了精美彩插,并且特别设计了3类版块:A、“思想实验”——宏大问题简单讲。“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什么使我们与众不同?”“你可以想象未来吗?”这类问题能够激发对历史的多重想象,提高自主思考能力;B、“小贴士”——列举大历史背后的小细节。假如你想深入了解“全球网络的形成”,可以根据“地中海贸易模式”的提示,拓展更多知识节点的阅读。C、“时间线”——用大事年表勾勒大历史图景,建立大历史的数据模型。这种新奇有趣的内文设计,将给你带来美观、精致的阅读体验,点燃你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火焰。8、 文末彩蛋, 2分钟了解《极简人类史》,快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 1、 《极简人类史》描绘了一幅人类历史演变进程的全景图,在这本书中,我们可能看不到秦始皇、凯撒大帝这样的历史细节,但是却能看清楚人类历史从无到有的发展轨迹。 2、 《极简人类史》连接科学与人文,讲述了大爆炸、星系的演变、生命的出现、文明的变迁,这种覆盖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的知识大融合,带来了一种审视人类历史的全新方式。3、 《极简人类史》不仅是看清人类世界的快捷途径,更能满足我们对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心。它从“复杂性不断提升”、“集体知识”、“人类独特的适应机制”等视角解读了人类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4、 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是“大历史”国际领军人物,他开创的“大历史”获得许多历史学大家的认可,威廉麦克尼尔甚至将他的理论与达尔文、牛顿的成就相提并论。他还改变了比尔盖茨“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尔盖茨自称是他的“忠实粉丝”,并斥资1000万美元为他打造“大历史”公开课,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历史认知变革。5、 美国500所中学的热门历史课程,青年教师优先推荐的教学参考手册,更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人类简史。《极简人类史》是大卫克里斯蒂安写给大众的**一部人类简史,也是他的“大历史”观的核心提炼。6、 《极简人类史》从宇宙演化的视角思考人类共同的命运,它试图回答,宇宙从哪里来?人类世界从哪来?“我”从哪里来?这种从“过去“看懂“未来”的视野,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在动荡不安的互联世界,提升历史大格局意识。7、 为了更好地理解“极简人类史”,书中增加了精美彩插,并且特别设计了3类版块:A、“思想实验”——宏大问题简单讲。“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什么使我们与众不同?”“你可以想象未来吗?”这类问题能够激发对历史的多重想象,提高自主思考能力;B、“小贴士”——列举大历史背后的小细节。假如你想深入了解“全球网络的形成”,可以根据“地中海贸易模式”的提示,拓展更多知识节点的阅读。C、“时间线”——用大事年表勾勒大历史图景,建立大历史的数据模型。这种新奇有趣的内文设计,将给你带来美观、精致的阅读体验,点燃你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火焰。8、 文末彩蛋, 2分钟了解《极简人类史》,快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比尔盖茨推荐:“我鼓励你们不妨一试”。
(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著 王睿 译 孙岳 审校
大卫克里斯蒂安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历史学者,他开创了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的“大历史”(Big History)。他将人类历史置于宇宙演化的宏大背景之下,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俯瞰人类历史发展全貌。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曾将他的理论与牛顿、达尔文的成就相提并论。他的代表性著作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即将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Maps of Time: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
克里斯蒂安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他的“大历史”观还改变了许多人看待历史的方式。比尔盖茨在看到他所讲述的“大历史”课程后,斥资1000万美元打造“大历史”公开课,影响了美澳荷韩英等数十个国家的年轻读者。克里斯蒂安曾通过TED、达沃斯论坛等,向人们介绍大历史,他的TED演讲名为《18分钟人类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
目 录
赞誉推荐 —006
致中国读者—009
中文版推荐序—012
序 言—017
1 前传:开端之前—026
2 开端:采集狩猎时代—044
研究采集狩猎时代—046
人类历史的开端—050
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056
采集狩猎时代的重大变革—061
世界历史中的采集狩猎时代—073
3 加速:农耕时代—076
农业的起源—078
总体特点和长期趋势—089
城市出现之前的农业社会:公元前8000—前3000 年—099
最早的城市和国家:公元前3000—前500 年—105
农业、城市与帝国:公元前500—1000 年—114
现代革命前夕的农业社会:1000—1750—120
世界史中的农耕时代—128
4 我们的世界:近现代—134
近现代的主要特征和趋势—136
解释现代革命—145
工业革命:1750—1914—150
20 世纪危机:1914—1945—160
现代历史:1945 年至今—172
人类的结局—184
附录A 如何在课堂使用《极简人类史》—188
附录B 世界历史分期—198
附录C 参考文献—210
1 前传:开端之前
在人类历史以外,还存在一个更大的范畴,即地球史甚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本章“ 前传”正是希望在这个更大的范畴之内,讲述人类过去的历史—这也正是“ 大历史”研究的范畴。正如我们需要用世界历史,来帮助我们理解特定区域的历史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更大的背景,来帮助我们看清人类历史在地球史乃至宇宙史中的位置。如果我们要进行超越人类自身历史的思考,我们就需要“ 大历史”。
20 世纪中叶以前,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没有历史,它始终存在着。但我们有理由对此假设持怀疑态度。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Edwin Hubble )找出证据,发现大多数遥远的星系一直在离我们远去。这些证据表明宇宙可能一直在膨胀。如果宇宙在膨胀,则证明它过去一定小得多,而且在遥远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它可能被压缩在一个极其微小的空间内—甚至比一个原子还要小。
20 世纪中叶,大部分天文学家积累了足够的证据,证实上述猜测正是以前发生过的事实。我们发现,人类并非唯一拥有历史的创造物。地球有自己的历史,整个宇宙也有自己的历史。自20 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开始能够讲述这段历史,并将人类历史视为一部更宏大、更科学的“ 创世史”的一部分。本章人类史“ 前传”希望以21 世纪的知识视野,向大家提供这部大历史的概览。( 几乎人类的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宇宙起源的故事,这些创世故事—对那些相信它的人来说并非“ 神话”—试图为所有生命赋予意义,这些意义通常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文化来源。)宇宙出现在大约138 亿年前,源于宇宙学家所说的“ 大爆炸”。这是所有历史日期的开端,我们对大爆炸之前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在此之前是否存在时间、空间甚至虚无,我们缺少任何与此有关的信息或是理论;这也正是创世故事开始的时候。但是其实,从宇宙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便能够讲述一个符合现代科学基本理念的创世故事—这个故事建立在大量且仍在不断增加的证据之上。
当宇宙刚刚出现时,它极其微小,很可能比一个原子都小。然而,在其内部蕴含着组成宇宙所需的所有物质和能量。此时的宇宙温度极高,( 几乎无法用数字衡量!)以至于物质、能量、粒子、空间和时间全都混杂在一起。随后,在巨大能量的作用下,宇宙发生急剧膨胀,其速度可能比光速还要快。在暴胀过程中,宇宙逐渐冷却。正如蒸汽最终会凝结成水一样,宇宙在冷却过程中,也会经历一系列不同的“ 阶段变化”。从宇宙诞生的第一秒开始,各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就出现了,包括引力( 一种将万物拉拢聚合的力量)与电磁力( 一种促使异性电荷相吸,同性电荷相斥的力量)。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夸克此时也出现了。然而诞生初始的宇宙变化剧烈,大部分粒子一出现就消失,转化成宇宙中的纯能量。
下一秒,宇宙暴胀的速度慢了下来。此时的宇宙已经出现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各种物质,包括质子和电子( 组成原子的基本成分)以及至少四种基本形式的能量。这时的宇宙仍比太阳中心还要炽热,充斥着“ 等离子体”,这是一种由能量和带电粒子组成的杂乱的混合。大约38 万年后,宇宙开始经历另一个“ 阶段变化”。此时的宇宙温度继续下降,使得带正电的质子能够捕获带负电的电子,形成最早的原子。原子呈电中性,于是突然之间,物质不再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在今天所谓的宇宙背景辐射中,我们仍可以探测到宇宙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释放的能量。宇宙背景辐射可以对老式电视机产生静电干扰,它的存在是上述故事真实可靠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在这个阶段,物质的存在形式都极其简单。大多数物质都由自由移动的氢原子和氦原子组成。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而氦原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组成。历经千百万年,早期宇宙就是由这种氢原子和氦原子构成的大片星云组成的。那时的宇宙没有星体,唯一将其点亮的是穿行其中的巨大能量。
思想实验
人类试图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参考一下作家马克 吐温的看法,他写道,人类总是把自己视为宇宙的中心——或者至少是整个历史的中心。1903 年,在题为“ 世界是为人类而造的吗?”(“ Was theWorld Made f or Man ?”)的文章中,马克 吐温写道,“ 如果埃菲尔铁塔代表宇宙的历史,那么它顶端的球形构造上,那层薄薄的油漆就代表着我们人类的历史,没有人会认为那层薄薄的油漆是建造埃菲尔铁塔的目的。但我想有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回应马克吐温的这篇文章。我们人类是否应当一直把自己视为宇宙的中心?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一点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