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知识渊博、冷静沉着的船长,他是博古通今、智慧善良的科学家,纵横海底两万里,他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看到了许多罕见的海洋生物和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终,他们的命运如何,让我们跟随主人公一起开始这险象环生的深海之旅吧!
险象环生,海底的旅行险象环生,凶猛的大白鲨,难缠的章鱼……潜在的危险时刻都在身边!浪漫迷人,海底的旅行又是诗性画意的,那里有美丽的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国,神秘的宝藏和沉船残骸……开阔眼界: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先进神奇的“鹦鹉螺”号让我们不知不觉增长了生物、科技与地理知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科幻文学名著:海底两万里》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每天读一点·世界科幻文学名著:海底两万里》通过对“海上怪物”的追踪,为我们描绘出一片片神奇的海底世界。
章 追捕海怪
第二章 遭遇海怪
第三章 “鹦鹉螺”号
第四章 海底世界
第五章 瓦尼科罗群岛
第六章 深海葬礼
第七章 可怜的采珠人
第八章 海底通道
第九章 地中海
第十章 海底金库
第十一章 消失的大陆
第十二章 向南极挺进
第十三章 被困冰山
第十四章 遭遇大章 鱼
第十五章 离开“鹦鹉螺”号
《每天读一点·世界科幻文学名著:海底两万里》:
1866年,欧洲和美洲的大街小巷流传着关于“巨型海怪”的消息,这个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各大城市间传播。
一位据说亲眼目睹了“巨型海怪”的海员,无比兴奋,唾液横飞地站在街角的大理石台子上讲述“海怪”的样子:“大!大得难以想象,见过鲸吗?比鲸还要大很多倍。像纺纱女的纺锤,可又发出蓝幽幽的磷光……”讲到这里,海员似乎回忆起了当时可怕的情景,不禁结巴起来,“速度快……快得……一眨眼间就看不到影子!”他清了清嗓子,从刚才的惊恐中回过神来,拍拍胸脯,坚定地说了后一句:“可我一点都不害怕!”周围的观众一哄而笑,其中一位穿西装的男子像是很有学问的样子,大声地问:“为什么不捉住它,把它挂在船后面拉回来?”周围的人再一次爆发出浪涛一样的笑声。
一时间,见过或者没见过“巨型海怪”的人,心里都有了“巨型海怪”的样子,调皮的小孩哇哇地哭个不停,无计可施的妈妈只要说:再哭,就扔到海里喂“巨型海怪”,小孩子就立刻像被按了开关一样,闭上了嘴巴。每天一上班,人们都恐慌而又兴奋地议论这个话题。
电视台把国家知名的两位生物学家请到演播室,现场直播生物学家对“巨型海怪”的看法。头顶秃得光亮的胖专家干咳了两声说:“我们几乎了解所有的海洋生物,目前大的海洋生物就是鲸……”另一位眼镜厚得像酒瓶底的专家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没错,没错,谁说有怪物,捉一个来看看嘛,我们可都是研究了一辈子海洋生物的老专家了,科学是要讲证据的!对于这些不切实际的传言,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相信的啦!”说完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海洋生物学家的现场直播,在紧张不安的气氛中结束了。
生物学家的辟谣,非但没有平息人们的好奇心,反倒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又掀起了飓风,全世界的人们都沸腾了。
1866年7月,“巨型海怪”又频繁露面了,它似乎比孙悟空的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要神速。7月20日,“黑金森总督”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再次见到了它。在苍茫的大海上,它露出了黑漆漆的小山一样的脊背,仿佛一座刚刚诞生的暗礁静静地卧在海天之间。突然间,伴随着尖利的啸叫,喷射出了几十米高的水柱,直冲云霄。它时而变成沉默不语的“暗礁”,时而变成令人胆战心惊能喷出惊天水柱的“怪物”。还没等惊悚的船员从恐惧中走出来,7月23日,“哥伦布”号在距离澳大利亚东海岸几千米的太平洋居然也看到了它。两周以后,在万米之外的大西洋,又有两艘轮船同一时间看到了它:身体长达百米,在夜色笼罩下的海面上如闪电般划过,瞬间又不见了踪影。
它到底是什么?“巨型海怪”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不让人们看见它真正的面容。喜欢捕风捉影的新闻记者如同吃了兴奋剂般激动,《异想天开》报社居然发起了“画出你心中的怪物”的绘画比赛。一批不服气的作家挽起袖子,举着条幅,站在报社门口高呼:“丰富的想象,只有我们作家才有!”《异想天开》报社气愤的美术编辑提了满满一大桶五彩的颜料,从窗口泼洒出来,刹那间,楼下的作家们立刻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丑。以谎话连篇闻名的《不说假话》杂志头版头条印着:“我们已经委托上帝调查过,所谓的‘巨型海怪’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的幻想,哈哈!”此后,关于“巨型海怪”的消息也成了一个传说,在人们的哈哈一笑中灰飞烟灭了。“巨型海怪”在1866年以模糊的影子走入了全世界人们的视野,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